2009年王红英成为武宣县一名志愿者,从事公益活动以来,她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1500多场,受益人数为6万余人次,为服务对象筹集款物近130万元,被媒体广泛报道,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
甘于奉献,一门心思做好事
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汶川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王红英第一时间带领各网吧业主捐款10万余元,从此,她与公益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在此之前,王红英经营着一家网吧,平时都在网吧里工作。成立了爱心协会,她放弃了网吧工作,一心做起了公益。很多朋友都不理解她,她却一笑了之。现在的王红英,是一个没有薪水的全职公益人,她说:“我宁愿自己苦一点,也要帮孩子从困境中走出来,让他们看见希望,看见未来。”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她加入防艾志愿者队伍,用实际行动帮助艾滋病人,用点滴的爱心和关怀让艾滋病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帮助别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王红英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深刻体会。长期参与公益活动让她积累了经验,为把爱心公益事业进一步壮大,她注册成立武宣县仙城爱心协会,带领会员在公益路上不断前行。
心系儿童,关爱困境学子
王红英多年来一直用行动关爱困境学子。2014年以来,她为困境家庭筹集款物近130万元,其中57万元现金以助学金的形式发放到困境儿童的手中。在一次走访活动中,她帮助一名14岁的残疾小女孩顺利就读特教学校。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困境学生家庭生活物资缺乏,王红英向社会筹集物资送给学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并承诺若有困难可向她求助。王红英通过开展“职业生涯探索营”活动,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对未来心怀希望,让有辍学念头的学生返校上学。2020年5月,生病住院中的王红英,得知协会资助的一名学生已辍学在家一周,监护人及老师都无法劝其返校上课。王红英带病前往40多公里远的学生家,利用专业知识循循善诱,顺利劝导学生返校上课。一点一滴的关爱,让王红英成为很多迷惘、困难孩子的“妈妈”。
强化学习,只为更好助人
一直以来,王红英和仙城爱心协会的成员都在不断地学习与创新,先后参加了救灾联合学习培训、中国-东盟青年社会发展研究院培训、广西青年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培训班培训、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防艾知识培训、广西儿童发展论坛以及广西民政厅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带领志愿者一起学习提高。王红英经常对志愿者说:“我今年都50岁了,我都还在学习,你们那么年轻,不学习真是很可惜了。”
她热心鼓励年轻的志愿者去考社工,让更多的志愿者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截至2020年5月,在她的带动下,协会已有5人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
经过多年的努力,王红英及她的团队先后被广西新闻频道、广西科教频道、来宾电视台、武宣电视台及武宣生活网等媒体报道,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王红英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更加努力工作,坚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并将所学用于日常服务工作,不断探索改进工作方法,为有需要的对象提供更好帮助。
(市文明办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