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分配到来宾县气象局工作,1996年3月-1998年5月,受中国气象局安排,委派到中国西、南、中沙群岛气象台珊瑚岛气象站支援边境工作,199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永明工作以来一直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充分发挥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生活上,他始终以孝为先、尊老爱幼,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王永明的老家在迁江镇大力村,那是一个贫困村,远离集镇,信息滞后,交通闭塞,20世纪70-90年代,为改善生活条件,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老人和儿童只能留守家乡养老和读书,相依为命,能读书考出去的读书人寥寥无几。
依靠读书改变命运的王永明,没有忘记给他鼓励的家人和乡亲,能为他们分忧解愁是他一片心意和责任担当。为提高孤寡老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每到逢年过节,他都要组织村里有经济基础的人集资看望孤寡老人,并请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和10岁以下的儿童聚餐,向他们宣传国家政策和防火、防盗、防骗知识,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生活的希望。
2003年,王永明的大哥、二哥因病相继去世,留下年幼6个子女和沉重的债务。为避免孩子们因贫困而辍学,他主动承担了3个孩子的所有学费,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鼓励他们振作起来,不畏艰难、力争成才。他曾这样安慰与鼓励孩子们说:“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生离死别,我们不应被灾难压倒而失去方向,应尽快擦干眼泪,振作起来,因为我们还要生活”。王永明平时省吃俭用,经常开导妻子“人间有难,轻重不一,兄弟有难,轻重缓急”,得到妻子理解与支持,他带上1万元回家并力争政府危房改造政策支持,盖起一层60多个平方的平房。就这样,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如一日,正是因为他的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现在孩子们大都考上了大学。
迁江镇大力村因为贫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为尽快脱贫致富,王永明响应党的号召,2015年,召集村民行动起来,在政府资金的帮扶下,积极筹措修路缺口资金,带领村民打好路基,修通了往大力村2.5公里的水泥路;2016年在争取兴宾区扶贫项目后,他又积极召集村民,以集资、捐款、捐鱼塘等形式,为工程平整出约20亩的场地,修建篮球场和文艺舞台,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帮助这偏远的山村渐渐显一片生机与希望。
经历过困难与艰辛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含义,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心系身边疾苦,关心兄弟姐妹贫寒,尽其所能,扶伤负重,砥砺前行。心系群众,带动家乡脱贫致富作出了应有贡献。他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向我们展示了孝老爱亲、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文明办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