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市场行情回暖,八角价格逐步回升。这一变化让金秀瑶族自治县三角乡的传统产业看到了希望。以此为契机,三角乡人大探索通过实施八角林低产改造持续做强八角传统产业,为群众增收致富谋良方、献良策,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调研,精准定位问题。2024年,三角乡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多次深入林间地头,与种植户交流,发现八角种植技术传统、管理粗放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人大代表积极响应,聚焦八角产业提质增效的低产改造行动,着力推动解决传统八角种植中出现的八角树老龄化、树质变弱、产量变低、果质下降、采摘困难等问题。在2025年2月召开的金秀瑶族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陶天明等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建设三角乡那坳屯八角低产改造示范基地的建议》,推动问题进入治理视野。 政策惠民,调动群众热情。人大代表围绕“优品种、强产品、创品牌”发展思路,积极争取林业部门技术上的支持,乡政府统筹资金,每亩补贴300元,鼓励种植户对原有的低产低效八角林进行改造。同时,借助政策支持,组织代表、群众外出考察学习八角种植技术,提高群众对八角林地改造的积极性。 示范创建,带动规模种植。在推进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乡政府加大投入,改善示范基地的交通设施,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对八角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综合防治等环节进行严格监控。代表们持续关注示范基地的建设进展,积极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示范基地建设顺利推进,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八角连片种植,提高八角种植户的高标准管护水平,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推动。 技术赋能,推动产业升级。乡人大多次邀请县林业局技术人员举办培训,指导种植户学习管护、丰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有针对性地施加有机肥和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为八角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运用科学修剪技术,根据八角树的生长状况,对过密枝、病弱枝等进行间伐作业,保证树冠内部通风透光,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减少病虫害对八角树的侵害,保障八角的正常生长。截至目前,已完成53亩八角低产改造,2026年将进入丰产期,预计亩均年产值提高至3500元左右。 三角乡人大代表通过“调研提建议、协调资源、技术服务、监督落实”的全链条履职,将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以“小切口”推动产业“大变革”。龙围村八角低产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三角乡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三角乡将继续强化示范引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因地制宜盘活八角“土特产”,打造富民强村“新引擎”,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解决种植户实际问题,推动八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