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来宾成立全学段思政教育联盟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来宾市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五届来宾市委第九轮巡察完成进驻 告别看病难 群众有“医”靠 来宾市举行“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暨“慈善一日捐”活动 聚智建言献良策 产业振兴开新局 赓续精神血脉 扛牢使命担当 来宾市1单位及1272名个人获全国无偿献血表彰
 
 

订单少了?思路转了!

一位广州厂长的“豆角翻身仗”
作者:黄黎欣 李 婕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9-19

“以前在广州愁订单,现在看乡亲们抱着豆角来售卖,心里踏实多了!”近日,象州县运江镇“广西象州庆满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收购车间里,负责人陈首田看着工人分拣豆角,向笔者讲述自己的转型路。

今年41岁的陈首田,早年在广州打拼创办服装商标加工厂,初期生意红火,订单不断。随着互联网经济兴起,服装行业竞争加剧,线上模式冲击传统商标加工业务,工厂订单逐年下滑,让他陷入了迷茫。

一次老乡聚会成为了转折点。老乡聊起柳州袋装螺蛳粉火遍全国,市场需求旺盛,关键配料豆角供不应求。同时,提到家乡大量土地因年轻人外出务工闲置,留守妇女无稳定收入,运江镇农户种的豆角却常因无销路烂在地里。

“一边缺原料,一边有资源,这是绝佳机会!”陈首田萌生返乡办豆角收购厂的想法:既能盘活土地,又能解决就业和销路,一举多得。

随后,他多次返乡考察,对接政府咨询政策,走访农户了解情况,最终在2021年关掉广州工厂,带着积蓄回乡,创办了豆角专业合作社,专注豆角收购与加工腌制。

合作社初建时,村民多持观望态度。陈首田主动上门算“经济账”:运江镇水土适合种豆角,一年两季,亩产5000-6000斤,亩产值6000-7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为提升豆角品质与产量,陈首田先向老豆农学传统经验,再邀请专家学专业技术,随后免费给村民做指导——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手把手教学,及时解决种植难题。

渐渐地,越来越多村民加入种植行列。闲置土地种满豆角,留守妇女既能在家种豆角,又能到合作社打工,每天收入80-100元,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以前打零工没稳定收入,现在在合作社上班,孩子学费解决了,日子有奔头了!”村民甘大姐笑着说。

如今,合作社步入良性发展阶段。豆角收获旺季,收购点热闹非凡,村民排队售豆。陈首田介绍,旺季时,合作社每天收购近4万斤豆角,经挑选、清洗、腌制后,销往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及江浙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销路稳定,年产值达500万元。随着规模扩大,周边乡镇农户也主动加入。

运江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合作社不仅盘活土地、解决就业,还为家乡产业注入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将以党建为引领,帮合作社解决用地、水电、资金等问题,支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从广州厂长到家乡种植豆角带头人,陈首田书写了返乡创业的精彩故事。他说,未来会继续深耕豆角产业,完善合作模式,带更多乡亲把产业做大,让日子更红火。

 
 
编辑: 刘新勇
 
 
 
 
 
保障“不缺位” 关爱“有温度”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
智慧“铁牛”驰骋绘“丰”景
广西自贸试验区印发实施负面清单
来宾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