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黄馨玲:肩扛责任 笔绘前程
作者:韦海臣 黎志斌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9-03

“苦难不是值得炫耀的事,但奋斗能让日子有奔头。在学校就拼尽全力读书,回家就帮妈妈多干点活,这是我能做的全部。”近日,来自兴宾区蒙村镇大步村委大步屯的女孩黄馨玲,以优异成绩被湖南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录取。这个坚强自信的姑娘,用汗水在求学路上浇灌出了希望之花。

黄馨玲的成长之路,始终与“责任”二字紧密相连。父亲去世后,全家生计的重担落在了母亲一人肩上。母亲仅有小学文化,只能靠种植十多亩甘蔗维持家用,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常常忙到夜色深沉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作为家中老二,黄馨玲从小就懂得体谅母亲的艰辛。每逢假期,她从不会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休息娱乐,而是早早起床跟着母亲钻进甘蔗地,弯腰剥甘蔗叶、打理作物,手掌被叶片划出细小的伤口也从不抱怨。“妈妈太辛苦了,我多干一点,她就能少累一点。”黄馨玲的话语朴实却动人。

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学习”是三兄妹共同的信仰。黄馨玲的哥哥是武汉大学大四学生,妹妹则在来宾市第二中学读高三,三兄妹同时求学,让本就拮据的家庭经济压力更大。即便如此,母亲从未在学习上亏待过他们。“三个孩子的学习从来不用我操心,我没什么文化帮不上忙,只能尽量多挣点钱,让他们能安心读书。”母亲的话里满是愧疚,却藏着对孩子们最深的期盼。 这份期盼,成了黄馨玲求学路上最坚实的动力。高中阶段,她选择了物理、生物、地理组合,受选科限制,可报考的专业并不多,但从没有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高三复习压力最大的时候,看着堆积如山的试卷,她也会感到迷茫。而每周六给妹妹打电话倾诉就成了她的解压时刻;妹妹也曾偷偷给她写信,在晚修时专程送到她的学校。“看到信的第一行字,我就忍不住哭了。是妹妹的鼓励与陪伴,让我觉得再难都能坚持下去。”黄馨玲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眼里依旧泛着泪光。

除了家人的支持,学校的关怀也给了她莫大的鼓舞。“每当我学习疲惫、意志消沉的时候,就想起学校领导在激励报告会上说的话‘出身不能决定未来,但努力可以改变命运’,这些话总能让我重新振作起来。”正是带着这份信念,黄馨玲在高考考场上沉着应战,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为高中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当妹妹帮她查被湖南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录取的结果时,黄馨玲愣了几秒,随即激动地跳了起来。她第一时间与母亲分享:“妈妈,我考上湖大了”,母女俩相拥而泣。“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以前最远只去过柳州,一想到要去长沙上大学,既紧张又期待。”黄馨玲笑着说,她早已在心里规划好了大学生活:“希望能在大学里多学知识,增长才干和见识。我体育方面不太好,还想加入体育社团锻炼自己。另外,我想找一份兼职,既能积累经验,也能减轻妈妈的负担。”

眼下,黄馨玲已成功申请到助学贷款,解决了学费问题。广西福利彩票发行中心携手主流媒体发起的第十二季“福彩情·学子梦”高三学生助学公益行活动,也给她带来了惊喜:经过严格的申请评审,她获得了7000元助学金,生活费有了着落。“特别感谢这些帮助我的人,这份温暖我会一直记在心里。”黄馨玲说。

谈及未来,黄馨玲有着清晰的想法:“毕业后想直接工作,最好能回到广西。虽然现在还不确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在广西好不好找工作,但我会在大学里好好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她也许下承诺:“等我有能力了,一定会像帮助我的人一样,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帮助更多和我一样的学子圆求学梦。”

这个在困境中奋力生长的女孩,没有被贫困击退,反而用奋斗为自己点亮了未来的路。如今,黄馨玲正收拾行囊,准备奔赴长沙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我们相信,带着爱与勇气的她,定能在湖南大学的校园里绽放更耀眼的光芒,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编辑: 刘霞
 
 
 
 
 
来宾市贸促会签发首份原产地证书
军号嘹亮·大瑶山里起烽烟
热血马泗·青春战歌铸荣光
星火通挽·方桌灯前定乾坤
血染黔江·红石滩上铸英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