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来宾成立全学段思政教育联盟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来宾市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五届来宾市委第九轮巡察完成进驻 告别看病难 群众有“医”靠 来宾市举行“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暨“慈善一日捐”活动 聚智建言献良策 产业振兴开新局 赓续精神血脉 扛牢使命担当 来宾市1单位及1272名个人获全国无偿献血表彰
 
 
养牛“新农人”黄潜:带领乡亲“犇”富路
作者:兰秋凤 韦 鑫 何业强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9-23

在来宾市乡村田野间,一名年轻的“新农人”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他就是黄潜,26岁壮族小伙,凭借对农村的深厚感情和先进的养牛技术,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黄潜从小就立志成为带领父老乡亲养牛致富的“牛司令”,因此,大学时选择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2019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上海光明牧业有限公司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肉牛养殖经验。2021年,他带着先进的养牛知识、技术以及工作攒下的启动资金返乡创业。“乡村振兴不是选择题,而是我们这代人必须写好的答案。”黄潜决心破解父辈养牛难致富的难题,而迈出的第一步,就是选好牛的品种。

黄潜选择的是印度莫拉水牛,这种水牛体型壮,产肉产奶量都很高,且抗病能力强,耐粗饲。“你看这头牛,养了4年多,体重有1600多斤。”黄潜指着一头水牛向记者介绍道,“一天喂两餐,早上8点和下午4点,它们最爱吃忻城的玉米,个个膘肥体壮。”为了把牛喂饱喂好,黄潜每天都会仔细观察牛的食欲,根据情况精准调整喂养策略。他还给每头牛都戴上耳钉,这是牛的“身份证”,方便管理牛群。

尝到养牛的甜头后,黄潜于2022年扩大养殖规模,并成立来宾市兴宾区强牛种养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兴宾区115户村民增收。每户每批肉牛出售可增收9万元,让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随着规模扩大,黄潜的业务不断增多,肉牛繁殖培育、技术服务、胚胎移植等均有涉足。他的养殖规模除了在兴宾区不断扩大,还向周边县市拓展。

如今,黄潜的养殖场不仅是校企合作基地、农业科技示范主体,还是创新团队示范企业。他的创业项目还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和铜奖。2023年,黄潜被评为来宾市第三批优秀“土专家”;2024年作为兴宾区致富带头人代表,选派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并受聘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产业教授。

“去年我卖了约600头牛,营收950万元。今年以来卖了800头牛,营收超900万元,下半年还能卖300头至400头牛。” 黄潜用技术养牛,让荒废的牛棚重新响起了牛铃,把在城市里学到的本事,变成反哺家乡的热忱。

在丰收节到来之际,黄潜的养殖场里一片繁忙景象,他正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新农人”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 刘霞
 
 
 
 
 
多点突破促振兴 丰产增收绘新篇
金山秀水映同心 美美与共谱新篇
保障“不缺位” 关爱“有温度”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
智慧“铁牛”驰骋绘“丰”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