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与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互动。
“小蜜蜂,嗡嗡嗡”“抓!”8月1日,由市司法局、团市委等联合组织志愿者到市社区服刑人员教育中心,为16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上了一堂特殊的“教育课”,通过游戏、倾听、感化等方式,让服刑人员在互动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树立信心,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生活。
记者在“课堂”上观察发现,每一个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虽表现各异,有的活跃,有的安静,但在志愿者的引导和带动下,他们都乐于互动。其中一个环节是志愿者请他们写出自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五个人或事物时,每个人在认真思索后,在纸上一一写下自己的答案。志愿者接着问:“现在发生了一些事,必须在这五个人或事物中放弃一样,你会怎么选择?”突然的提问让这些未成年人有些犹豫,他们有的支着头细细思考,有的快速在纸上涂抹。几分钟过去,仍留在纸上的名词多为“父母”“家人”和“理想”。
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科副科长覃正样介绍,市社区服刑人员教育中心于2015年在兴宾区小平阳镇第三中学的校址上建立而成,同年启动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每年司法部门会启动6期集中教育,每期平均50人。截至目前,已开展15期,教育750人。7月30日起,2018年第三期教育课程正式开始,47名社区服刑人员从各县(市、区)集中到市社区服刑人员教育中心接受为期5天的集中教育,主要课程有行为养成训练、入矫教育、各种法律知识等。覃正样表示:“对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后,再由司法所进行教育,以点带面,打造我市社区矫正工作亮点,效果很好。如今,我们的社区矫正工作已走在全区前列,并得到了自治区司法厅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