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的道具就能让大家快乐。
“我们从不认识对方到培养出默契,20天,不短不长,最大的幸运,就是与你们相遇。”
“为期三周的陪伴活动,成果不仅体现在孩子身上,也体现在我们身上。”
“第一次参加活动我收获了感动,第二次参加我收获了成长。”
……
8月12日,1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齐聚市第五中学,分享21天乡村儿童陪伴的感悟。
来自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二的陈利婷是第二次参加乡村陪伴营活动,作为一名有经验的大学生志愿者,此次她担任兴宾区石牙镇朝南营点的队长,负责安排课程、与团队和当地做好沟通协调工作、解决遇到的问题等。既要总结当天的情况、解决出现的问题,还要安排第二天的课程和活动,她与团队的其他志愿者每天都要很晚才能休息。“挑战很大。尽管很累,但我感觉很值得,当然也有不足,争取以后会更好。”
“这是志愿者在和一个小男孩比肚子,看谁的肚子更鼓。”来自南京工业大学的张陈阳莹分享兴宾区蒙村镇桂枝营点的故事,照片上,一名志愿者与一个小男孩并排站立,鼓着肚子,画面可爱又诙谐。张陈阳莹说,照片上的小男孩在单亲家庭里长大,团队的志愿者对他十分关注,21天的陪伴让男孩的脸上有了更多笑容。张陈阳莹将小男孩的照片做成表情包,搞笑中饱含着浓浓的爱。
在市第五中学的一间教室里,大学生志愿者轮流走上讲台,分享各自的感悟与收获,教室里流淌着温暖、感动的气息。
1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30多所高校、21天陪伴、13个营点,他们用青春的热情、洋溢的活力,以主题游戏、趣味运动、绘画、音乐、阅读、表演等方式,丰富乡村孩子的假期生活,让孩子感受到不一样的陪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乡村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激发了他们潜在的创造能力,还培养了团队成员间的“革命友谊”,让他们学会彼此沟通、相互尊重、团结协作。
记者从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获悉,在市妇联、团市委的指导下,2015年,市爱心志愿者协会结合来宾乡村儿童的现状,与各县(市、区)妇联、团委共同发起公益志愿服务项目——“乡村儿童守护陪伴营”。营点从2个发展到13个,参与的高校从9所扩大到30多所,累计约500名志愿者参加活动,受益乡村儿童近2000名,得到家长、妇联、团委等各方的高度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