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宾城春光正明媚,校园喜迎学生归。在第一批学生率先返校后,近日,我市第二批学生,即高二、中职三年级(含技校)、初二和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也开学啦。下面,一起来看学生返校情况。
市盘古小学: 备足防疫物资 复学安全有序
■来宾晚刊记者 曹汐 见习记者 卓绿怡

盘古小学学生在校门外有序排队。(晚刊记者 曹汐 摄)
有序入校、过消毒垫、测量体温、递交承诺书……4月26日,市盘古小学的260名五六年级学生在学校门前排起长队等待入校。
“同学们,请按照地上的黄线来排队,一定要间隔1米以上。”4月26日上午7时30分,记者来到市盘古小学,远远就看到身着红色校服的学生按地上分隔的黄线,整齐有序地排着队等待入校。进入校园后,学生要踩过消毒垫、通过红外线以及体温枪测量、递交材料,再通过分流牌的线路指示回到班级。
“昨天我已经在网上通过软件完成报名注册。”送完孩子的黄先生还停留在校门外,他说:“送儿子来上课时还有点担心,但看到学校的防护措施做得这么好,我就放心了。”
记者了解到,市盘古小学在教学方面,将原来的一个班分为A、B两个小班,避免过多人员聚集造成交叉感染;在上下学方面,实行分流,五、六年级学生间隔15分钟进出校园,做到有序分散。
六年级2班学生毛新旺告诉记者:“终于可以到学校上课了,我非常激动。虽然在家也能通过网课学习,但我觉得远不如在学校听老师讲的好。今年我就要小考了,所以现在得更加努力学习。”
“我们从2月17日开始就在准备这次开学。学生们郎朗的读书声让原本安静的校园恢复了从前的生气,我非常高兴。”市盘古小学校长何建平表示,为做好疫情防控,学校制定出“三方案九制度”,对教师、教职工进行防疫工作培训,并备足口罩、消毒水等防控物资。
市民族小学: 分三批返校 每批间隔十分钟
■来宾晚刊记者 杨宇婷
4月25日下午2时许,市民族小学的老师戴上志愿者绶带,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返校。“这次返校学生共865人,原14个班,现分为28个班,每个班25个人左右。学生分三批返校,每批间隔10分钟。”校长韦新兰说。
在小学门口,记者看到,大门左边设置有简易塑料体温检测棚,学生正按规定以1米间隔排队有序进入棚内测量体温。
“疫情解除前,学生最好在家吃早餐。”韦新兰要求学生返校前,需要自测体温,体温低于37.3℃,14天内无兴宾区以外旅居史、途经史或与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的学生可返校,否则将暂不予返校,并向班主任履行请假手续。
“这次是我度过的最长一个假期,今天能回校上课,我感觉很开心。”六年级学生霍佳俊告诉记者,为了这一天,父母已经早早准备好口罩。
据了解,在返校期间,学校要求学生必须统一佩戴口罩,并实行错峰错时上课,课余时间到指定区域活动,不得与同学扎堆玩耍、近距离接触,也不得随意触碰同学的课本、水杯等物品,上下楼梯不攀扶楼梯扶手。
市实验小学: 1349名学生回校 上课状态良好
■来宾晚刊记者 莫岑 黄文媚
4月25日,是我市第二批开学年级学生返校的日子。
当天上午8时至9时30分,记者在市实验小学看到,该校五六年级的1349名学生已全部回到学校,并开始上第一课——疫情防控教育课。
课堂上,学生戴着口罩单人单坐,认真听课,并回答老师的每个提问。
“见到老师、同学我很兴奋,虽然在家也上网课,但更喜欢回到学校,可以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学生覃柳颐说,在家待久了,很想念老师和同学。“今天终于复学了,看见孩子们高高兴兴地上学,上课状态也比想象中要好,作为老师,我感到很欣慰。”老师李光慧说。
校长肖修华表示,该校已经在应急、物资等方面做好充足准备,家长可以放心让孩子上学。
市滨江小学: 开学第一课 学习疫情防控知识
■来宾晚刊记者 唐毅

滨江小学教师在给学生上课,宣讲疫情防控知识。(来宾晚刊记者 唐毅 摄)
4月25日早上8时许,记者在市滨江小学看到,学生正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警戒线隔出的安全通道有序通过测温门,体温显示正常后进入教室。该校老师给学生上的第一课是疫情防控知识宣讲课,还组织学生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演练。
“太久没有看到同学和老师了,今天见面感到很亲切。”六年级学生王昭元表示,自己在家中上网课时,因为是一个人,总感觉缺少学习氛围,现在回到学校,看到熟悉的小伙伴和老师,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记者发现,学生报名注册完毕后,该校统一将原班级分为两个小班,并按照间距1.5米左右设置座位。
“学校的防控措施很严格。孩子回到校园很开心,我也很高兴。”学生家长韦先生说,因为自己平时工作比较忙,所以在辅导孩子上网课时总感觉心有余力不足。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必须认真仔细。”据该校教导处副主任黄景秋介绍,学校为学生复课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并制定出相关应急预案。
护学警员来上岗 当好师生保护伞

民警帮返校学生拿行李。
来宾网--来宾晚刊讯(记者 莫岑 通讯员 朱建学 韦其锋 文/图)“请问车上还有什么东西没搬下来吗?”4月25日上午,在市第一中学门口,接送学生的车辆刚停稳,学生老师、社区志愿服务者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下面简称一大队)的护学岗警员就上前帮忙搬运行李物品。
据了解,由于第二批返校的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学生携带的行李物品较多,且各学校周边交通环境较复杂,4月25-26日,一大队采取“一校一岗”的勤务模式,69名警员全警出动,在来宾高级中学、市第一中学、市第二中学及市解放小学、市民族小学等市城区25所学校设立护学岗,确保交通秩序安全畅通,保障学生安全顺利返校。
在来宾高级中学,护学岗民警温颖一大早便来到学校路口疏导引流车辆,看到许多学生是乘坐学校统一安排的客车前来,她立即带领2名警员上前帮忙将行李搬运到校门口统一消毒;在文化路,因市第八中学、市民族中学和市民族小学高二、初二及小学五、六年级是同一天回校报到,返校学生共约1800人,接送的车辆、人员一度造成交通拥堵。护学岗警员见状,立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一边引导社会车辆和接送学生的车辆分流,一边帮助学生从车上卸下行李;在市第二中学,护学岗执勤民警罗健贵积极与学校沟通协调,根据学生返校人数和具体安排,提前分析研判,在北四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实行单向通行,有效避免交通拥堵现象发生,学生返校顺利进行。
“学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学生的安全关乎家庭的幸福,也牵动着社会大众的心……”一大队教导员劳广智说,学校复学后,大队将继续主动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开展护学活动,一方面全力保障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确保学生出行安全,另一方面主动做好学生“贴身助手”,消除家长的担忧。
安全教育“微讲堂” 送进校园反响好
来宾网--来宾晚刊讯(记者 杨宇婷 通讯员 覃建华)积极收集视频素材,摸索编辑软件,请教专业人士……目前,我市各中小学正逐步开学,为确保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因疫情“断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三大队从4月份高三、初三学生返校复课起,便开始策划自制宣传教学视频,在兴宾区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并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微讲堂”活动,广受师生好评。
据了解,视频以近几年发生在辖区的重特大事故案例、典型的交通违法案例为交通安全素材,通过民警出镜讲解的形式,普及各种交通安全常识、法律法规和防范技能。良好的讲解效果,加上违法及事故视频的视觉冲击,使现场学生连连感叹生命的脆弱,表示要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好,比平常发放普通的纸质资料要生动得多。”寺山中学校长覃凤璇对授课民警表示感谢。
目前,民警针对辖区中小学生教育制作的视频,已经下发到辖区69所中小学校,并组织5853名初三学生观看。下一步,民警将组织开学的初一、初二以及小学各年级学生观看,力争做到受教育师生覆盖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