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瘦虎雄心在,人贫志不贫”。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扶贫助困,精准扶贫开展后,开发式、造血式、输血式扶贫让不少贫困户迅速走出贫困的泥潭,并走上了小康致富的康庄大道。黄培弟就是其中一员,靠着这一口志气,靠着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
在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大力村的小力屯,原本有一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女主人黄培想勤俭持家,丈夫黄培弟挣钱养家,他们育有一儿一女,哥哥黄红欢,妹妹黄珊妮,原本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地生活,平静而温馨。然而到了2017年,灾难犹如一道无情的闪电降临到这个家庭的头上,年仅17岁的黄培欢被确诊为重度淋巴白血病,为了治病,黄培弟四处借钱,还向儿子移植了自己的骨髓,妻子黄培想也被迫放弃了原本还算稳定的工作,回家照顾家庭。2017年底至2019年初,就这短短的1年多时间,黄培弟为救治儿子,前前后后花了近40万医疗费,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瞬间陷入绝境。
2018年,大力村委和驻村工作队了解到黄培弟一家的艰难现状,主动伸出援手,经过精准识别等程序,帮他一家申请为贫困户。黄培弟一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可以享受多项帮扶惠民政策。为缓解其家庭困境,驻村工作队会同村委帮助他一家人申请了低保救助,以维持家庭的基本开支。
驻村工作队员根据其家庭种养情况申请以奖代补资金,并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和水滴筹等救助平台发布求助信息,为其募捐到7000余元善款。可即便如此,对于负债20多万的黄培弟一家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法帮助其摆脱困境。2019年初,噩耗袭来,黄红欢由于病情恶化,抢救无效而病逝,这无疑是对黄培弟一家最沉重的一击。中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使黄培弟一家一度陷入在悲痛之中。
“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有些人来说,命运越是不公,越是艰难,就越能激发他们的斗志,黄培弟就是这样的人。丧子之痛,负债之重没有打垮黄培弟这位汉子,反而激发他的斗志,因为他深知妻女需要他坚强。2019年初,黄培弟开始大规模开展种养产业,种植糖料蔗10余亩,优质稻6亩,还通过向亲戚借钱买了9头小猪饲养,虽及不上正规大型种养殖场,但这一规模在村里也是寥寥无几。自此以后,黄培弟几乎每天都早出晚归,帮扶人和驻村工作队员每次想要去入户走访,都只能在晚上天黑之后去,才能见到蓬头灰脸,一身汗味的黄培弟。都说苦心人天不负,大家都觉得黄培弟这么辛勤劳作,努力付出,定会收获硕果,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4月,非洲猪瘟席卷全国,肉猪养殖户们损失惨重。黄培弟起早贪黑喂养了3个多月,近200斤的8头猪均无一幸免,损失1万余元,这对于刚起步发展、负债经营的黄培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几经挫折,反而让黄培弟愈挫愈勇,“那些杀不死我的东西,只会让我更加强大”,也许黄培弟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他更能体会这个意境。受猪瘟影响,发展养猪的道路暂时行不通了,也等不了,黄培弟一直在思索发展其他产业。2019年8月,黄培弟通过申请扶贫小额贴息信贷,获得了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利用这5万元,黄培弟买了9头小黄牛,开始发展肉牛养殖。通过发展种养,2019年底,黄培弟一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远超2019年度脱贫年人均纯收入3700元标准,并顺利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就实现脱贫摘帽,从建档立卡到脱贫,仅用了一年时间的黄培弟,成为全村脱贫速度最快的贫困户。
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喂养,黄培弟饲养的9头黄牛个个膘肥体壮,精神满满,看到驻村工作队员时,一个劲的打着响鼻,似乎在感谢队员们对它们主人的帮助。在今年疫情期间,驻村工作队员到他家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时,黄培弟告诉工作队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他及家人生活没有受太大影响,因为米、蔬菜、鸡都是自家种养,日常饮食基本自给自足。一谈到养牛,平时不善言语的黄培弟信心满满地说:“现在我已经摸索到养牛产业的发展道路,准备通过走小牛育肥、能繁母牛等几个方式继续探索。下一步还要扩大规模,如果通过养牛发家致富了,就希望带动本村的贫困户一起发展养牛脱贫致富,回报党和国家这些年对他的帮助”。当问他是否有意参选大力村致富带头人时,他憨憨一笑答应参选。
通讯员:卢江华、覃志敏、吕杰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