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沃柑喜获丰收 志愿者来帮忙        烈士亲属异地祭扫 车辆过高速需缴费        忻城有处堪比“可可托海”的美景        黔江之上 劈波斩浪        中央1亿多元补贴扶持我市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市工业园区10个项目集中开竣工        我市一批“双百双新”项目集中开工        来宾招商团赴广州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        新华保险来宾中支: 一张差点终止的保单        合山联社: 联合开展银企篮球友谊赛        建行象州支行: 懂创业之难 暖异客之心        农行金秀县支行: 深耕乡村行 润“务”细无声        新华保险来宾中心支公司: 普及金融知识 保障消费者权益        农发行来宾市分行: 多维度开展警示教育        农行来宾分行: 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市直各单位结合实际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市委副书记吴晓丽到市科协调研指导工作        市政府召开中央第二巡视组巡视广西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部署会        张秀隆调研桂中治旱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唱好协作曲 谱写新篇章        忻城重大项目建设实现首季“开门红”        明确时间节点推进乡村风貌改造提升        三千多个公益性墓位持续打造中        大手牵小手 萌宝学消防        八旬老人苦练车 驾考科二“满分过”        红色力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普及气象知识体验“听风唤雨”        各界代表为公安队伍教育整顿献策        自治区调研组莅市调研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研讨        雷应敏主持召开2021年市人民政府党组第三次会议        市总工会召开第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雷应敏主持召开市四届人民政府第97次常务会        宁来携手强链补链 共建生物医药飞地园区        民族团结一家亲 互帮互助暖乡亲        各部门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合山市委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会议        强化业务培训 助力乡村振兴        爱水节水 从我做起        我市加大绿色矿山创建和资源整治整合力度        新冠疫苗免费接种预约即将开放        我市多家旅行社被突击检查        市区多路段安装尾气遥感监测和黑烟车电子抓拍系统        “编外保洁员” 带出好风气        网传鲜销沃柑“泡药”,我市组织专项检查        来宾版“66号公路”惊艳亮相        落实补贴助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强化教育锻炼 提升党性修养        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获肯定        2021年来宾市直机关党的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市直部门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兴宾扎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自治区驻点指导组对我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提出要求        春风拂沃野 乡村绘新卷        兴宾区检察院开展“四送”活动        “三个一”唱响征兵“好声音”        水绿山青虾更红        市委统战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我市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座谈会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我市紧急排查“瘦肉精”羊肉        广西全运男足U18U20与来宾联手备战全运会        来宾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可获双重补贴        喜力果飘香 又见枇杷黄        彩调剧《真话英雄》录制完成        象州部署中央第二巡视组巡视广西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39名新兵奔赴军营        市直部门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市纪委监委召开纪检监察工作会议        我市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新闻发布会        来宾将开展政金企融资服务专员结对合作        共青团来宾市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市工商联四届五次执委(扩大)会议召开        把石头“链”成“真金白玉”        工行来宾分行: 老年人防范非法集资温馨提示        农发行来宾市分行: 两结合两同步推进警示教育        新华保险: 开展总经理接待日活动        建行来宾分行: 开展金融知识宣传系列活动        志愿服务不停歇 助推文明新风尚        多种渠道“送春风” 助企缓解“用工难”        市委副书记吴晓丽到三江口新区调研        市委党校2021年春季学期正式开班        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我市实际利用外资工作获自治区奖励       
 
 

忻城县“搬出”贫困群众美好生活

忻城县“搬出”贫困群众美好生活

作者:蓝艳青 蓝干乔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0-06-16

五月的一个傍晚,夕阳西下,忻城县城南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聚福新城小区大门两边便开始热闹起来。

蒙文扬和妻子在那里散步,笔者半开玩笑地跟他闲聊说:“如果叫你们再搬回去,你们愿不愿意?”“绝对不愿意!”蒙文扬坚定地对笔者摇了摇头。

易地搬迁要留得住贫困群众,关键在于能“搬出”贫困群众的美好生活。近年来,忻城县紧紧抓住这个关键,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建设集中安置项目11个,圆满完成易地搬迁任务。同时,扎实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努力让搬迁群众日子美起来、腰包鼓起来、情感融进来,从而激活搬迁群众的热情。

打好保障牌 让群众的日子美起来

“党的政策好,我们仅花7000多元就能住进这么漂亮的房子,刮风下雨也不用担心害怕了。”因妻子身体不好,遂意乡弄江村弄洋屯蒙文扬不敢外出务工。“像我这种情况,以前想都不敢想有楼房住。”2018年5月,蒙文扬搬迁到聚福新城小区,看着雪亮的房间,他又回忆说:“过去的老房子,外面下雨屋里漏,遇上连续雨天,连个安稳觉都不敢睡。”话语间,蒙文扬对如今的生活充满感激。

家穷难舍,故土难离。“搬得出”是易地搬迁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规划易地搬迁安置点时,忻城县委、县政府坚持把靠近公路、靠近河流、靠近集镇、靠近产业基地的“风水宝地”拿出来搞建设,为贫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最好条件。

“新区依山傍水,有菜园、文化活动场所,每天有保洁员负责处理垃圾,学校就在附近……”在红渡镇滨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搬迁群众对安置点的生活设施和服务连连称赞。

在建设新区时,忻城县就充分考虑贫困户的生活需求,从两方面就地解决搬迁群众的实际问题,让搬迁群众真正安居乐业:一是保障公共服务。按照有一个管理机构、有一支服务队、有一个就业门路、有一个文化活动广场、有一个医疗卫生室、有一个农家书屋、有一个文化活动场馆的“七有”标准,全面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二是提高保障水平。出台教育、医疗等一系列政策,让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免费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解决入学难、上学远等问题;构筑健康扶贫防线,大病、重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超90%以上,解决就医难、看病贵等问题。

城关镇高塘村84岁的搬迁户彭桂花,搬进新房时,特意请人书写了一副对联:易地搬迁住新房,大红对联谢党恩。通过对联抒发搬迁生活的变化及感恩之情。

打好增收牌 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

“群众不仅要住得好,还得有钱花。”这是忻城县易地扶贫搬迁的目标之一。思练镇鸿源新城小区不仅让搬迁户住进新房子,还实现腰包鼓起来,通过招商引资,县城的加工企业到安置小区建立“扶贫车间”。在“扶贫车间”务工的卢美芬说:“每个月可以拿到1500元工资,又能每天接送孙子上学,比种庄稼强多了。”

搬出来是第一步,富起来才是根本。忻城县在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中,认真做好扶贫搬迁的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创业就业专项规划。一方面,对安置点所在地的产业发展进行布局,对毗邻农村的安置点,引导和扶持中心村和乡镇安置点的搬迁群众参与当地产业发展实现致富;对城区、园区的安置点,则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满足搬迁群众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引导搬迁群众从事电商、小微企业创业,并针对搬迁群众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合就业的岗位,助力搬迁群众择岗就业。

53岁的蓝月凤在聚福新城小区当保洁员,她说:“我负责小区5栋楼的环境卫生,工作难度不大,又不被风吹日晒,就当锻炼身体了。”言语里流露着对这份工作的满意。

“门口务工真好,兼顾庄稼老小;转移就业一人,实现全家脱贫。”这句群众自编的顺口溜,生动地总结了忻城县在转移就业方面,实施“三个一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公益岗位安置一批,在企业、社区,以及教育、交通、环卫等部门设立公益性岗位,安排搬迁户610人就业;技能培训输出一批,对搬迁人员进行家政服务、林果种植等技术培训1530人,就业912人;扶贫车间吸纳一批,在全县11个易地搬迁安置区建立“扶贫车间”8个,吸纳搬迁劳动力352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

打好感情牌 让“外乡人”融进来

刚搬迁到城南新区时,遂意乡弄江村的蓝桂清老人因住不惯,三天两头跑回老家。问他原因,他说:“人生地不熟的,总觉得自己是外乡人。”

为解决搬迁群众社区融入“难”、感情融和“慢”等问题,忻城县大打感情牌,在治理上下功夫,帮助搬迁群众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让他们住进新房子、融入新环境。

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四个一”管理机制,即织密一张网,在扶贫搬迁安置区成立党支部,采取“党支部+管委会+楼栋长+居民”的管理模式,发挥支部堡垒作用,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员聚民心,不断强化安置点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成立一支巡逻队,由辖区派出所牵头,村社区治安员和安置点楼栋长参与,每天在小区内开展治安巡逻,维护小区治安环境;建立一套制度,制定完善的安置点居民公约、门前三包等制度,引导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打造一个服务中心,落实工作人员对安置点进行高效管理,提供优质的“一站式”便民服务。

多种举措丰富文化生活,促进易地搬迁群众相互了解和认识,增强邻里和谐。去年5月,忻城县在城南社区组建业余文艺队,并安排室内排练场所,配备音箱和演出道具;去年9月,忻城县在城南新区举办“山歌传政策颂党恩”扶贫宣传活动,特邀广西歌王“武宣婆”郭秀莲与忻城山歌手同台演唱。今年4月,疫情好转后,城南社区管委会按照群众需求聘请广场舞、民族舞专业老师进行现场培训,65名搬迁群众参加培训。如今,城南社区又组建了舞蹈、乐器、山歌等文艺队伍,有100多人参加。每当夜幕降临,城南社区聚福新城小区大门外跳广场舞、唱卡拉OK的群众越来越多,上至古稀之年的老人,下至风华正茂的后生都乐此不疲,悠悠忘返。

 
 
编辑: 欧承开
上一篇:绿色发展让“甜蜜事业”更甜蜜 下一篇: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唱好协作曲 谱写新篇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 ...
春风拂沃野 乡村绘新卷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把石头“链”成“真金白玉”
 
|
|
|
|
|
版权所有:来宾日报社
Copyright(C) 2017 www.lb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许可证编号:4511320090001    桂ICP备07001937号   桂公网安备 451302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