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人之城”忻城县,道德模范亲身践行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善举;在金秀“瑶山夜校”里,瑶胞们齐聚一堂学习技能、充实自身;在武宣县文明实践山歌大舞台上,赞颂新时代小康生活的歌声余音绕梁…… 群众在哪里,来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创出“来宾速度”,2018年在全区第一个实现市、县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挂牌成立运行。 文明贵在养成,文明贵在实践。如今的桂中大地,理论宣讲遍布城乡,志愿服务的红马甲随处可见,文化活动同样精彩纷呈,点滴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星光汇聚起来,织就一幅文明和谐的城市新画卷。 高位推动 夯实平台基础 “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指示,为来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我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当前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抓紧抓落实,市委书记农生文和市长雷应敏分别担任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总队长,市四家班子领导带头参与联系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的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由此,从部门到基层,来宾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开始全方位推动。市委宣传部承担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牵头责任,组织策划活动;市委组织部、市委网信办等部门结合本职工作成立了19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一周内挂牌成立并运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 截至7月底,我市建立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含1个工业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分别为450个、812个。今年以来,全市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4万多场次,服务群众达150万余人次。 顶层设计 健全体制机制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如何将遍地开花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让群众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来宾在准确把握上级精神指示、充分调查研究和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指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规则”。 在制度设计上,我市明确平台载体相通互补原则。利用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平台,加强市各级各部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每季度以“红黑榜”形式常态推进各级各部门开展学习,探索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策划发布活动项目,志愿者主动接单开展活动提供服务,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配合适时宣传,提炼总结‘学习强国’平台二次传播”的闭环工作运行模式,打造点线面结合、中枢与末梢融为一体的大宣传格局。 我市科学合理制定建设标准和要求,印发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以志愿服务为主的文明实践方式,构建“1+N”志愿服务机制,推进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登记工作。截至7月30日,全市注册志愿者41.13万人,活跃度达51.86%。 结合重点 丰富活动内容 来宾结合基层理论武装、传统节日活动、基层精神文明创建、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尤其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开展宣传引导群众、落实联防联控、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 “疫情不是开玩笑,男女老少要记牢;神仙也要戴口罩,预防放在第一条……”广西山歌王、网络红人“武宣婆”郭秀莲作为来宾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山歌宣讲带头人,录制的防疫山歌公益微视频在“来宾日报”官方抖音账号播放量高达300多万,单条最高点击量达23.6万,点赞2302次,成效显著。我市依托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的优势和“十个一”阵地资源,回应来宾基层群众喜欢唱山歌的爱好,成立了特色山歌宣讲队1132支,将宣讲知识传播到田间地头。 此外,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还通过传统节日熏陶、基层典型榜样引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契机,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方式,群众喜闻乐见。如今,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成为更多来宾人的自觉追求。文明公约下的幸福之城,来宾洋溢着蓬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