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网-来宾日报讯 (记者 韦 鑫 通讯员 黄琬舒)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来宾市红色旅游市场持续升温,革命纪念馆、抗战遗址等成为热门“打卡地”,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在参观学习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今年1—8月,全市主要红色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其中暑期接待游客数达4.8万人次,“红色热潮”成为这个夏天最鲜明的文旅底色。 7月1日正式开馆的广西都宜忻人民解放总队纪念馆是全市红色旅游市场的“新晋顶流”。作为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红色场馆,面积达到3600平方米,珍贵的历史文物、生动的历史图片、详实的文献资料有序陈列,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中共都宜忻地工委领导革命武装开展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 “通过实物和图片,孩子能更直观地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这种沉浸式的教育方式比书本上的文字更有感染力。”带着儿子前来参观的市民王先生感慨道。 不仅新建成的纪念馆人气火爆,一众“老牌景点”也在这个暑期焕发新活力。我市各地结合资源特色推出的红色文旅产品,让红色旅游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兴宾区以凤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大湾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为核心,将红色文化与中小学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开发出《甜蜜文化研学课程》《大湾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研学课程》等特色研学产品,让青少年在实地探访中学习党史、感悟初心。象州县依托“一心两轴六基地”红色教育示范带,推出17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其中“象郡春游记:春茶有约,共赏鹭鸟蹁跹”路线涵盖了桂中(象县)农民运动旧址等红色景点,让游客走进茶园体验采茶乐趣、在河畔观赏鹭鸟翩跹的同时,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实现红色教育与生态旅游的有机融合。武宣县聚焦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精心设计2条精品旅游路线,串联起桂中第一支部旧址、中共武宣县委旧址等红色景点,并同步开发红色文化主题讲座、红领巾讲解员比赛等互动活动。合山市根据矿山资源开发煤炭主题开发研学课程,通过“红色矿山+民族文化”的活动模式,吸引游客走进矿山遗址,了解工业发展历程中的红色故事。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通过推进重大党史课题研究、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区、公布革命遗址遗迹名录、命名党史教育基地等举措,持续完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供给。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红色旅游资源264个,其中军事遗址与古战场83个、纪念地与纪念活动场所104个、陵墓42个、塔形建筑3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