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位于武宣工业园区高端绿色家居家具产业园区的广西千层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群益新材料有限公司、来宾市永典木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车间内,木材叉车载着裁切好的板材在生产线间穿梭,留下轻快的嗡鸣;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凝神操作、默契配合,忙碌的身影与高效运转的机械共同奏响着产业奋进的乐章。这幅“产业兴、企业旺”的现代工业图景背后,凝结着武宣县总工会以“工”字力量,创新实施“三链协同”工作法,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汗水。 强链:党建领航,织密组织网络 针对园区企业类型多样、职工流动性强的特点,武宣县总工会推行“党建+工建”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多方协同”的建会格局。通过与县工管委、经贸局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动态掌握企业底数,打破工会“单打独斗”的局面。 在具体实践中,武宣县总工会推出“三建”模式:龙头企业带头建,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辐射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建会;区域园区联合建,对产业相近的中小微企业采取联合建会方式;边缘企业兜底建,将偏远小微企业纳入邻近联合工会。同时,开通“掌上入会”通道,职工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入会;线下组建指导组深入企业“手把手”服务,实现建会“一次不用跑”。今年上半年,武宣工业园区新建工会组织2家,覆盖法人单位9个,新发展会员441人,工会组织覆盖面显著扩大。 补链:服务赋能,激活内生动力 武宣县总工会聚焦职工多样化需求,着力补足服务短板,打造“建管用”一体的服务阵地。按照“大工会单建、小工会联建”原则,对现有“职工之家”进行标准化改造,并创新建设“司机之家”等特色阵地,为货车司机提供休息、补给等贴心服务。 在服务供给上,武宣县总工会构建“月月有活动,四季送关怀”的立体化服务体系:思想引领铸魂,通过“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弘扬劳模精神;文体活动聚力,联合园区管委会举办职工文体活动,吸引300余名职工参与;健康关爱暖心,在广西中金岭南等企业开展中医健康讲堂、健康体检等活动,将服务送到职工身边。 目前,全县已形成“思想有高度、活动有热度、关爱有温度、技能有力度”的服务模式,职工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延链:多元共治,破解发展难题 武宣县总工会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在稳就业、促提升、保权益中展现担当。“链式帮带”稳就业,联合人社、交通运输部门开展跨省“点对点”专车服务,从贵州接回49名农民工返岗复工;举办专场招聘会3场,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对接桥梁。“技能竞赛”促提升,在通挽镇园区、高端绿色家居家具产业园举办劳动技能竞赛,激发职工创新活力。“多元共治”保权益,在园区建立联动调处室,深化“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成功调解案件3件,为32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63.7万元。 截至6月30日,武宣工业园区企业签订集体合同27份,行业性集体合同2份,集体协商建制率稳定在85%以上,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武宣县总工会创新实施“三链协同”工作法,将工会组织嵌入产业发展脉络,实现了三个转变: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通过党建引领、分类施策、双轨并行,构建起覆盖全、服务精的工会网络;从“基础保障”到“品质提升”,以立体化服务体系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增强工会凝聚力;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作为”,在稳就业、促技能、保权益中展现工会担当,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在武宣工业园区的绿水青山间,工会组织的“工”字力量正转化为产业腾飞的强劲动力。从组织覆盖到服务提质,从稳岗就业到权益保障,武宣县总工会以“三链协同”为笔,书写了工会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