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走进新时代,诚信文化依然绽放璀璨之光。 忻城县古蓬镇龙利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秦远莲在丈夫去世后背负16万元债务,但她坚守承诺,还清了所有债务。如今,她带领村民发展竹笋产业,凭借过硬的品质、良好的口碑,使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9.14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105万元。 2015年,21岁的兰培文放弃城市工作机会,带着对姑奶“传承壮锦”的承诺回到忻城创业。“有客户想定制简化版壮锦,说‘反正外人看不出来’,被我回绝了。”作为广西壮宏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忻城壮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兰培文说:“壮锦是民族的名片,掺不得半点假,这是对民族文化的诚信。” 从田间地头到非遗工坊,全国“诚信之星”秦远莲、兰培文的动人故事,是来宾市推进诚信建设的生动注脚。 文化厚土:诚信基因根植血脉 在来宾广袤的乡村,邻里守望相助的淳朴民风,滋养着诚信社会的根基,为“诚信之星”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谁家农忙缺人手,邻居主动来帮忙;哪家老人、小孩没人照顾,左邻右舍上门送菜送饭……龙利村驻村第一书记石大汀说:“邻里间的互帮互助看似平常,却在‘你帮我、我帮你’中夯实了诚信的基石。” 典型的诞生从来不是偶然的。2007年,忻城县遂意乡弄江村后山突发火灾,村民何素美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救火一线,最终倒在火海,用生命诠释了“舍己为人”的担当,被追授为自治区首届道德模范;2011年,忻城县城关镇思耕村委上思耕屯村民发现空军坠机事故后,自发组织救援队伍,搜救受伤飞行员,后续空军部队援建了“黄金蓝天小学”,让“军爱民、民拥军”的基因融入乡土……这些凡人壮举,在当地孕育出了全国道德模范蒙晓梅、“中国好人”蓝绍会等一批先进典型,彰显了“好人之城”的精神底蕴。 非遗传承中更见诚信底色。壮锦作为壮族文化的瑰宝,秉持“工艺不减、纹样不乱”的传承准则,本身就是对诚信的坚守。兰培文的姑奶作为老织娘,曾说过“壮锦的每一根线都要织进心里,骗了手艺就是骗了祖宗”,这句话也深深烙在他心中。创业初期,有客户提出用机器织造替代手工、简化传统纹样以降低成本,被他严词拒绝。如今,壮宏公司生产的壮锦产品远销23个国家和地区,靠的正是这份对传统的敬畏与诚信。 机制护航:政府培育筑牢根基 长期以来,来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并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构建了完善的培育机制,让诚信典型既有成长的土壤,更有发展的助力。 在组织领导方面,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副组长的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将先进典型培育与诚信育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诚信建设工作大格局。 “忻城县将诚信建设与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忻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文明办主任张岑东介绍,一方面加大对就业创业方面扶持,为诚信主体在技术培训、金融信贷、市场对接等方面提供坚实支撑;另一方面常态化开展“中国好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评选活动,精心挖掘、悉心培育、广泛宣传身边好人好事与诚信故事。 在产业扶持上,优先为信用良好的农户、合作社及企业提供技术培训、金融信贷、市场对接等支持,助力提升竞争力。如忻城县在大夫第旧址打造壮锦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既帮助兰培文解决了经营场所问题,又借助旅游景点的人流量打开销路,还邀请他作为核心师资,为乡村妇女举办壮锦技艺专项培训班,带动1400名妇女居家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 为让典型“立得住、走得远”,我市积极整合多部门资源,形成全链条培育体系:为诚信典型提供宣传推介、参与大型活动及理论宣讲的机会;优先推荐其参评“两代表一委员”“来宾工匠”“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助力其拓宽发展空间、提升社会影响力;推动形成“发现—培育—提升”的良性循环,使诚信模范从“个人标杆”成长为引领风尚的“群体旗帜”。同时,构建起涵盖政治礼遇、政策关怀、生活关心、经济礼遇、困难帮扶、典型宣传的全方位礼遇体系,对先进典型予以厚待。 风尚浸润:宣传引领全民践行 来宾市深入推进文明城市与 “好人之城”“双城”共建,持续开展“中国好人”“文明家庭”“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评选活动,树立诚信立身的家庭标杆、诚信经营的企业典范、践行诚信的单位样板,让诚信典型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使诚信从“个体行为”升华为 “社会风尚”,激发全社会践行诚信的内生动力。 尤其是将诚信文化融入非遗传承与文艺创作,让诚信理念“润物细无声”。兰培文创新“山歌+壮锦+N”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推广诚信文化,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深受群众喜爱。“一次直播中,有网友问‘能不能便宜点,用机织冒充手织’,我当场唱了一段山歌回他——机织快如一阵风,手织藏着千年功;若为利润丢诚信,愧对党和老祖宗。”兰培文告诉记者,不少网友留言“就冲这份实在,买!”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进诚信品牌建设,继续挖掘典型事迹,讲好‘诚信来宾’故事,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崇尚模范、个个争当先进’的浓厚社会风尚,不断完善培育长效机制,让模范典型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让诚信真正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把诚信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兼)麦卫明表示。 从文化沃土的基因传承,到制度保障的精心培育,再到全民参与的风尚养成,来宾市连续两年诞生“全国诚信之星”的实践证明:诚信建设既是精神文明的“软实力”,更是推动发展的“硬支撑”。相信在秦远莲、兰培文等先进典型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来宾人在桂中大地上,以诚信为笔,共同铸就更加璀璨的精神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