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笔者走进广西中金岭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岭南矿业”),便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其金湾选矿厂磨浮车间,机器轰鸣,偌大的厂房布满了机器,只有一两个工作人员在浮选机前取出样本。金湾选矿厂生产技术科科长杨林源告诉笔者,公司是智能化生产,工人在值班室通过电脑平台就可以对生产情况一目了然。在中控室里,笔者亲眼目睹了从井下运出的大块原料,经过破碎、磨矿、分级、分选、浓缩、脱水、干燥等流程,变成精品矿的全过程。 科技创新脉动强劲勃发 “我们公司注重科技创新,针对矿石性质开展了一系列科技研发活动,开发了复杂难选微细粒铅锌矿选矿工艺,并申请了分速浮选等数项发明专利。”杨林源说,“新技术的使用,让选矿技术指标得到显著提高,年增加经济效益2000万余元。” 中金岭南矿业除注重生产工艺提质改造外,也相当重视安全生产,每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安全生产。公司自主研发的铲车刹车释放系统于今年4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专利在使用中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新的刹车释放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当驾驶员踩下刹车时,系统能够瞬间作出反应,精准地控制刹车力度;在刹车释放时,也能迅速且彻底,确保铲车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一位铲车司机兴奋地表示:“现在开着装备了新刹车释放系统的铲车,工作起来更顺手、更安全,心里更踏实了。” 2021年以来,中金岭南矿业累计获科研专利发明48项,提质增效总计8600万元,获科技项目补助408万元。其中,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获得压滤机反吹减压箱、铲车刹车释放系统等6项实用新型专利,为公司增效500万元。 科技创新格局加速形成 近年来,武宣县以中金岭南矿业为典型,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奖励,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培育科技型企业,促成东森木业与桂林理工大学、中金岭南矿业与中南大学、宝丰矿业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联合开展科技研发项目;从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农科院等院校引入3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分别服务中金岭南矿业、华恒矿业、百花山农业等企业。目前,该县高新技术企业共9家。此外,该县积极解决企业难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开展“协同访”工作,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开展研发投入指导工作。通过“同培训、同访企、同解难”三同工作,解决企业难点11个,促进企业整改25个。 在政策雨露滋养下,武宣县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县企业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58%,其中发明专利占比显著提升。在当前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市场需求萎缩、竞争激烈等诸多困境的情况下,该县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平均增速达5%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攀升,以中金岭南矿业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制造企业正加速向“武宣智造”华丽转身。 科技创新绘就宏伟蓝图 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了武宣县企业的发展,也为全县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今年以来,武宣县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稳步增长。武宣科技型企业的稳健发展表明,该县科技创新已从纸面的战略擘画,转化为驱动这座桂中县域在经济发展浪潮中劈波斩浪前行的核心引擎。每一次生产流程的智能革新,都在为“桂中强县”的宏伟蓝图增添坚实基座。 武宣县经贸局副局长原羚表示,下一步,武宣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科技创新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更多的科技创新主体,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实现更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