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骄阳,在兴宾区石牙镇古本村与顶伞村的连片甘蔗地里,微风吹拂,绿浪翻滚,4000多亩甘蔗拔节生长,翠绿欲滴。石牙镇人大代表韦育年蹲在地头,轻抚节节高升的甘蔗,难掩心中喜悦:“今年产量稳了!” 稳的不仅是甘蔗产量,还有种植面积。 桉退蔗进 夯实甜蜜“基本盘” 为解决桉树与甘蔗“争地”问题,石牙镇开展“桉退蔗进”、土地开垦、耕地保护等专项行动,累计清理桉树2.5万亩,动员种植大户、合作社与制糖企业向农户流转1.2万亩土地种植糖料蔗。目前,全镇糖料蔗种植面积达4.8万亩。 为引导农民种植甘蔗、扩面增产,石牙镇党委政府联动制糖企业、村委和农户,提供精准服务,向改扩种甘蔗的农户给予清桉钩根、农资、健康脱毒种苗等补贴约1200元/亩,大幅提升种蔗积极性。从“不愿意种”到积极改种扩种,农户观念的转变,折射出石牙镇守护“甜蜜事业”的新成效。 
石牙镇顶伞村与古本村的连片甘蔗地郁郁葱葱。 良种繁育 攥紧种业“芯片” 石牙镇作为农业强镇,甘蔗种源长期依赖外购或自留种,繁育效率低、种质退化,产业安全面临“卡脖子”风险,攥紧种业“芯片”成为破局关键。 在石牙镇古本村720亩良种繁育基地,“壮糖6号”、桂柳、桂糖等高产高糖、抗旱抗倒伏品种幼苗茁壮成长,生机勃勃。 据了解,该基地由广西糖业集团红河制糖有限公司承建,投资773万元,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路网规划、打旱井、排水沟与道路建设等工作。基地采用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并实施水肥一体化栽培,提升良种培育能力。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供脱毒良种4875吨,将改变石牙镇4.8万亩糖料蔗传统种植生产模式。基地还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联农带农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水肥一体 跑出产业“加速度” 位于石牙镇石牙社区革命烈士碑一带的670多亩水肥一体化灌溉区,一根根灌溉管道和滴灌带纵横相连。蔗田边建有大小两个水池,大池蓄水,小池作为化肥搅拌池,从水池接出去的管道和滴灌带遍布蔗田垄间。种植大户谢有赋轻触开关,1个多小时就能精准灌溉几百亩甘蔗地。 现在是甘蔗拔节生长的关键期,做好水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定时定量供给,使甘蔗均衡吸收营养,无需担心旱季缺水减产。 为持续稳定糖料蔗生产,石牙镇协同制糖企业组织技术人员分片区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先进技术。今年以来,该镇石牙社区以及莲花、顶伞、朝南、古炼、牛角塘、古本、潭蓬等片区先后完成水肥一体化建设2000余亩,节水节肥30%~50%,产量提升10%~30%,人力成本降低80%,实现增产、增糖、降本、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