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在象州县大乐镇六回村,洁白的村墙前,南宁师范大学实践团队的同学们手持画笔正专注创作,用一幅幅生动墙绘装点乡村:卡通图案搭配倡导新风尚的标语,将文明理念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开来。这是象州县开展高校学子暑期实践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盛夏,共青团象州县委、象州县总工会积极联动各部门、乡镇,精心策划组织,以汇聚高校智力、服务本土青年、激发文化活力为抓手,着力打造青年人才实践锻炼、施展才华的平台。 引名校智慧,助地方发展。象州县迎来多所知名高校实践团队深度参与当地建设。清华大学团队依托县青年人才驿站,深入寺村、运江等乡镇,围绕青创街区发展、非遗文化传承等课题开展调研,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南宁师范大学“三下乡”团队规模超百人,其中30余名研究生在寺村镇中学开展支教与调研活动,30余名本科生则发挥专业特长,在大乐镇六回村、花山社区等地进行墙绘创作,美化乡村环境。此外,广西大学、江苏大学等10余所高校团队也在百丈、水晶等乡镇开展公益支教、推广普通话等活动。 建服务平台,精准对接需求。为提升实践效能,象州县创新“青年人才驿站+”服务模式,构建“乡镇点单提需求、团县委派单精匹配、实践团队接单解难题”的工作链条。作为引才留才的地方发展“首站”和人才资源的“调度中心”,青年人才驿站精准对接各乡镇发展诉求,让学术智慧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清华大学等高校团队的调研选题,如青创街区设计、特色食品推广、非遗活化路径等,正是源于乡镇“点单”,实现了地方发展需求与高校智力资源的有效对接。 搭多元平台,引才更留才。象州县不仅着力引进高校人才,还积极引导本土青年返乡。通过“家燕归巢”计划,160多名象州籍学子返乡参与暑期实践,深入30余家县直单位、乡镇及村(社区),在政务、基层治理、农业一线感受家乡发展脉动。同时,为营造青年友好氛围,象州精心打造了“梦幻星河·青睐象州”草地星空音乐会,邀请柳州等地青年乐队、高校学子、本地非遗传承人同台献艺,以音乐为媒,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展现求贤纳才的诚意与城市活力。 今夏的象州,成为高校学子与本土青年挥洒汗水、贡献才智的实践热土。名校智慧与本土力量在乡村一线协同发力;“驿站点单”模式高效配置资源,推动实践成果落地;丰富的交流活动则增进了情谊,点亮了梦想。通过搭建开放包容的平台和创新务实的机制,象州县正持续汇聚青春力量,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