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三月三”是壮族独有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广西各地都会开展山歌对唱、竹竿舞、抛绣球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展示我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魅力。今年“三月三”前夕,我市不少学校和乡镇已开始为节日预热,举办各种民俗活动,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今日,本报晚刊特选取部分精彩活动与读者分享。

①市滨江小学的学生拿着“粽子谜题”,向老师汇报正确答案。(晚刊记者 唐毅 摄)

②市第十中学里,热腾腾、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出炉啦!(晚刊记者 李冠才 摄)

③市第六中学运动场上,旱地龙舟赛况激烈。(晚刊记者 莫永娟 摄)
制精美绣球 猜“粽子谜语”
来宾网-来宾晚刊讯(记者 唐毅)“‘三月三’是壮族特有的节日,大家知道它的由来吗?”4月1日,市滨江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及家长举办“三月三”主题班会和民俗体验活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制绣球、包粽子、猜谜语等寓教于乐的活动,普及民族传统文化知识。
“绣球做工精细,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多为12瓣,每瓣上皆绣有各式吉祥物,主要表现了农作物种子及播种、耕种等生产劳动内容。”学生家长张女士是土生土长的壮族人,她说,此次陪女儿参加活动是想让她从小对包括“三月三”在内的传统节日民俗有更多了解。
“猜谜语太好玩了,猜对了还有绣球拿,真好!”该校四年级学生小覃告诉记者,绣球和粽子中都藏有同学们写的谜语,若谁能猜出谜底,就可把绣球或粽子领走。
据该校少先队员总辅导员覃鹏介绍,该校自创建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普及民族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对他们的成长很有意义。
唱壮乡欢歌 赛旱地龙舟
来宾网-来宾晚刊讯(记者 莫永娟)上千人的民族风情盛会,全校师生的民族风俗荟萃,校园内充满了蓬勃的青春活力,共同描绘出一幅“同心共筑民族复兴梦”的壮丽画卷。4月1日上午,市第六中学举办第四届“三月三”民族传统文化节,全校师生唱起歌、跳起舞、舞起狮子、划起“龙舟”,共同唱响壮乡校园的节庆欢歌。
“壮乡处处有歌仙啊,刘三姐哎等你来……”在年级方阵对歌环节,七年级的学生高举气球,用一曲《春暖花开三月三》唱出“三月三”热闹欢快的节日气氛。而方块中央则是舞龙、舞狮表演,只见雄狮憨态可掬、威龙气势凛凛,围绕师生“追逐打闹”,现场响起阵阵喝彩。随后上演的歌舞联欢表演,全体师生手牵手,将舞动的雄狮和威龙重重围起,伴随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徜徉在欢乐海洋中。
此外,活动还举行了旱地划龙舟比赛,师生们跨上塑料“龙舟”,在操场上合作默契,感受传统民族竞技项目的魅力。“趁此机会让学生们在繁忙的学习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欢乐,增强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知晓度和认同感。”该校校长韦正开身着壮族服饰,与师生们一起跳舞、赛“龙舟”。
观舞龙表演 尝壮乡美食
来宾网-来宾晚刊讯(记者 李冠才)4月1日,市第十中学组织开展2019年“三月三”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特意邀请到其帮扶学校正龙中学、大湾中学和南泗中学的师生代表前来参与,共迎“壮族三月三”。
活动中,身着精美民族服饰的学生跳起精心排练的民族舞蹈,给大家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我们学校去年成了一支30多人的舞龙队,今天来为大家进行表演。”正龙中学学生韦娇娇告诉记者,听说今年“三月三”要来市第十中学参加联谊表演,舞龙队在一个月前就开始演练,确保给兄弟学校的师生带来更精彩的演出。
“这次‘三月三’活动丰富多彩,还举办了美食节,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五色糯米饭,大家都好开心。”市第十中学学生韦雨汐说,当天各班提前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壮乡美食,并巧妙地将传统美食设计成各种创意作品,吸引师生们纷纷驻足。
据了解,此次“三月三”活动以“民族文化复兴”为主题,大力开展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学习和民族团结教育,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学生关系,推动学校及各兄弟学校的民族文艺、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
舞出民族美 跳出精气神
来宾网-来宾晚刊讯(见习记者 黄文媚)3月31日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19年‘壮美兴宾欢歌三月三’系列活动”之民族广场舞(操)比赛在市迎宾广场举行,来自兴宾区的34支参赛队伍大展风采。
当晚的比赛以一支精彩的《伟大美丽的祖国你好》广场舞拉开序幕,紧接着,各种少数民族舞蹈轮番上演,有壮族舞、苗族舞、瑶族舞、藏族舞、蒙古舞等,极富民族特色,不仅展示了少数民族的舞蹈美,也传递了我市群众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通过激烈角逐,来自乐舞文艺队带来的《民族情满三月三》和民族艺术团带来的《大地飞歌》获得一等奖。
据悉,此次比赛旨在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全市各族人民欢乐祥和、健康向上、幸福健康的新生活,同时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联欢大舞台 焕发新气象
来宾网-来宾晚刊讯(记者 李冠才)有歌曲、舞蹈、器乐,有感动、温馨、欢乐。4月1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暨“三月三”歌节在兴宾区蒙村镇碑头村精彩上演,来自兴宾区老年大学的200多名学员和碑头村各文艺队倾囊而出,通过唱山歌、跳民族舞等表演展现艺术魅力,吸引当地群众前来观看。
为充分展示我市群众的精神风貌,各文艺团队都拿出了“看家本领”——腰鼓、彩调、民族舞蹈、戏曲联唱、大合唱、葫芦丝集体演奏、二胡集体演奏等精彩节目,让人目不暇接。除了在舞台上表演,文艺队队员还走进观众席,和观众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让浓浓的爱国情怀抒发到了极点。
“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部分,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能丰富当地群众的生活。”蒙村镇宣传委员、副镇长卓天锋介绍,近年来,该镇采取多项措施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村文化创新力、繁荣兴盛乡村文化,让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而碑头村也通过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场等方式,结合村部建设、党建活动场所建设等工程,新建、改建了一批公共文化活动设施,方便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升乡风文明建设。
当天文艺表演结束后,文艺队队员还与当地群众共同享用了“三月三”壮乡美食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