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秋在制作米饼。
每到过年,武宣县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米饼,这一传统习俗据说已延续上百年。2017年11月,“武宣米饼”被列为武宣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而武宣老街米饼传承人钟秋女士创办的“老街钟秋米饼”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4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武宣县城的钟秋食品有限公司,钟秋正在操作台前熟练地把糯米粉放到饼模中,接着放入芝麻花生馅,再放入一层糯米粉,按压成型后,用木棒用力敲打饼模,一个印有“老街钟秋”图案的米饼就做好了,放入锅中蒸15分钟即可食用。看似简单的制作过程,其实在前期已经做了炒糯米、打粉、润粉、炒糖油等多道工序,难以想象,这些繁复的工序,只有右手的钟秋是如何完成的。
钟秋11岁时,一场意外让她失去了左手,这次意外让原本开朗的钟秋变得敏感自卑,初中毕业便辍学在家。18岁时,在家人的鼓励下,钟秋在家门口摆了一个烟摊,开始自食其力的生活。回忆起这段往事,钟秋红着眼眶说,“那时候我很要强,洗衣服、梳头等事情都是自己做,周围的街坊常说我和手脚健全的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然而,老天并没有过多眷顾这个要强的人,几年前,钟秋的家人因故先后去世,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钟秋痛苦不已。在亲朋好友的宽慰和帮助下,钟秋重新振作起来。2016年,从小生活在武宣老街的钟秋决定把制作老街米饼的祖传技艺传承下去。因采用的是纯手工工艺,不放任何添加剂和色素,很多人吃后直感叹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
米饼只有白色太单调,钟秋便尝试加入黑米、玉米,制作出黑米饼和黄米饼,让米饼从视觉上更能吸引食客,且营养更丰富。“在武宣,我是第一个创新制作黑米饼、黄米饼的人。”钟秋骄傲地说,这些新口味大受食客欢迎,远销北京、上海等地。钟秋还对米饼进行包装,2017年6月成立食品公司,并注册“老街钟秋”商标,2018年2月荣获武宣县首届“仙城手礼”十佳特色品牌旅游商品。
在公司,和钟秋一起干活的基本都是家庭妇女,刚开始大家对制作食品的技术一窍不通,钟秋便毫无保留地将制作技术传授给大家。每到过年前的销售旺季,钟秋和大家每天从天亮工作到半夜,没有任何怨言,大家反而都说:“钟老板是个好人,我们相处就像家人一样。”如今,除了制作米饼,钟秋还制作粽子、艾粑粑、艾饼、花生芝麻糖等传统小吃,下一步,钟秋打算将这些食品打入超市售卖。
钟秋说:“姐姐看到我太辛苦,一直劝我不要再做了,她养我一辈子,可我想,自食其力是对一直关心支持我的亲朋好友最好的回报,还能让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
钟秋话语不多,她只觉得自己是一个“为了生存”的普通人。但记者却感觉到她身上那份平实淡泊却又自立自强的精神。在采访过程中,不断有人来免费帮钟秋送货,这些人中有的是同学和亲人,有的是老客户,大家都为她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打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