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深化民主管理 激发内生动力 来宾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召开 广西华舟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方毅到市三江口新区、市工业园区调研 来宾成立全学段思政教育联盟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来宾市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五届来宾市委第九轮巡察完成进驻 告别看病难 群众有“医”靠
 
 
从四个维度领会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意义
作者:梁毅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11-14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列为“十五五”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更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是增长模式的重构、是治国方略的升华、是大国责任的彰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我们要勇担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重任,在深入学习中增强自觉,在实干笃行中贡献力量,在积极宣传中引领风尚。

领会建设美丽中国对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意义: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路

一是破解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对脆弱,如果重复西方模式,不仅我国环境无法承受,对全球也是灾难。因此,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美丽中国”宣示了中国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坚定立场。它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这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实践,旨在从根本上扭转粗放的发展模式,确保中华民族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二是筑牢中华民族的生态根基。筑牢生态根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人民健康,是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自然资产的长远之策。古今中外,许多古代文明的衰落——如玛雅文明的消亡,都与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密切相关。保护生态,就是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确保中华文明永续发展。

三是定义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等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已成为重要的民生福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建设美丽中国”正是将这一特征从理念转化为实践的核心路径,标志着中国正在探索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全新的现代化道路。

对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一是催生绿色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科学判断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统一关系。绿色新质生产力能引领绿色科技创新,催生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等一大批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它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增加发展的“含绿量”来提升经济的“含金量”,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内涵式增长的必然要求。

二是推动产业高效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融合了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属性以及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优势,推动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动能。通过严格的环保标准、碳排放“双控”等制度,促使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低碳化改造,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绿色竞争力。

三是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空间。“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推动绿色转型的强大动力,倒逼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全面绿色转型,从大规模的国土绿化、环境修复工程,到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循环经济的普及推广,将释放出万亿级别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对增进民生福祉的人本意义: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从“雾霾围城”到“蓝天保卫战”,环境质量改善与公共健康息息相关。如何通过建设美丽中国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这需要将“健康”理念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从源头减少环境污染对人民健康的损害。

二是普惠的民生福祉。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安全的食品和美丽的风景,是每个人都能公平享有的公共产品。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这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惠及全体人民,兑现了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普惠”不仅指当代人,也指向子孙后代。“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为我们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而不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去治理的环境赤字,这是一种对未来的责任和投资,是最大的民生福祉的延续。

三是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人民生活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优质生态产品已成为新时代的“刚需”,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本质,是将自然资本有效转化为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成果。它要求我们不再将生态环境视为免费的、可无限索取的资源,而是将其视为需要精心维护并能持续产生巨大回报的“优质资产”。可见,我们不仅是在保护环境,更是在经营一项面向未来、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对参与全球治理的时代意义: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一是引领全球生态治理。中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并大力推进能源革命,这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展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表明了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实质性贡献。

二是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实践,如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极大降低了全球绿色技术的成本,加速其在世界的普及,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绿色发展经验,避免了重走污染老路。“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基于东方智慧、立足本国国情、回应时代之问、惠及全球世界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它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环保措施,更是一场涉及理念、制度、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三是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美丽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呼应,表明中国不仅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更是全球生态文明的引领者、共建者和推动者。

(作者系中共象州县委党校培训科研股股长)

 
 
编辑: 叶梦莹
 
 
 
 
 
方毅: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抓细抓实...
方毅会见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深化民主管理 激发内生动力
赛马选能 比学赶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