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壮瑶医药作为广西地方特色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合山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中医药发展的决策部署,在完善机制、提升服务、培养人才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完善体制机制 提高服务质量 合山市通过建立部门联席会制度,做好中医药发展规划、标准制定、质量管理等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向“网络健全、设施设备完善、人员配备合理、管理规范、中医药防治康养融合”的完整体系发展。 为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合山市将中医药内容纳入相关单位年度工作考核任务,其中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中的分值占比不低于15%。同时,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评估和监管,对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合理用药、落实核心制度等情况进行督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目前,合山市基本实现城乡中医服务体系三级网络建设。其中,合山市中医医院、合山市人民医院均开设有针灸推拿科、中医科、中药房等;3家乡镇卫生院建设有中医馆,设立中医科和中西药房;29个行政村卫生室中,有23个可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另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民营医院也积极提供中医药服务。 整合优质资源 提升诊疗能力 “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年过七旬的蓝爷爷和黄奶奶夫妇将一面写着“妙手神针清除病痛 医术精湛服务热情”字样的锦旗送到合山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连连表达谢意。 此前,蓝爷爷因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难忍多年;黄奶奶则被头痛困扰三十载,辗转多地治疗未果,累计花费达百万元。经人介绍,他们来到合山市中医医院求诊,医护团队在详细辨证施治后,为夫妻俩制定了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经过两个疗程的系统治疗后,两人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便有了送来锦旗表谢意的温情一幕。 近年来,合山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如合山市中医医院先后与柳州市中医医院、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共建医疗联合体,通过派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开展交流学习和联合义诊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合山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同时,合山重点发展中医医院康复、针灸、推拿、骨伤以及疼痛症等专科专病;积极推进“治未病”服务,加大膳药的开发;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壮瑶医馆以及村级中医室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以来,合山市中医医院瑶医药特色康养中心累计接诊、服务群众1100余人次;治未病科为1200余人次提供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特色服务。在来宾市第三届中药(壮瑶药)药膳大赛中,该院荣获二等奖。 强化人才培养 夯实发展根基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核心资源。合山市持续研究完善中医药人才引进、招聘、培养、考核等机制,解决基层中医药人员紧缺的问题。尤其是按照“两个允许”要求,推进绩效工资总量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医护人员待遇。 目前,合山市人民医院、合山市中医医院、合山市妇幼保健院已实施绩效工资总量动态调整机制,有效稳定了中医药人才队伍。 此外,合山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师带徒”等方式,发挥名老中医的引领传承作用,培养优秀青年中医药骨干。2023年至2024年,以广西“名中医八桂行”黄鼎坚学术思想传承学术交流会为契机,合山市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累计培训各级专业人员466人次;今年以来,充分运用黄鼎坚学术思想传承交流活动成果,开展中医中药针灸治疗糖尿病项目,治疗30余例病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据统计,合山市现有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187人,2021年至今中医类订单定向生10人,中医类订单定向生参加规培达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