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票决民生事 守护“稻花香”

——武宣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

作者:韦舒月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8-14

在武宣镇回龙村约450亩的田野上,传统牛耕、手扶拖拉机与现代中型旋耕机齐上阵,新翻整的水田连绵成片,晚稻种植按下“快进键”,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农耕图景。这繁忙景象的背后,是武宣县人大常委会以代表票决制凝聚民意、全程护航粮食安全的生动实践。

勤调研汇民意

票决“靶心”精准锚定

武宣县20多万亩适宜种植优质稻的水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因水利灌溉设施老化失修,老旧渠道窄小渗漏导致灌溉水源大量流失,蓄水设施容量不足难以应对干旱,机耕桥等田间设施失修降低了农机作业效率。这些“卡脖子”的基础设施问题,成为制约武宣粮食产能提升的“拦路虎”,也让这片肥沃土地陷入“守着江河喊渴”的窘境。

今年年初,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向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倡议,依托遍布各乡镇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展开一场覆盖全县各村屯的“优质稻产业配套设施”调研活动。在桐岭镇大祥村,人大代表韦任卫蹲点查看干裂田垄,发现渠道渗漏致稻穗灌浆不足,当即记录“建议修缮1200米主渠”,并关注村民期盼修直渠的迫切呼声。

这样的调研场景在武宣大地频频上演,各级人大代表带着民情记录本深入村头巷尾、田间地头,细致记录每一处设施短板的具体位置和症结。调研结束后,人大代表与水利、农业、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召开多方会谈,逐条梳理收集到的80余条民意诉求,最终形成包含19个项目的初选清单,精准提交至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审议。

深研讨集体议

票决全程“阳光下”

为确保优质稻产业配套设施项目精准对接粮食生产需求,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将项目汇总后,迅速启动多轮核实与研讨机制。主席团会议上,成员们逐份审阅项目材料,结合前期调研记录细致标注疑点。“这条渠道的修建长度是否满足里龙村灌溉需求?”“波耀村建议的蓄水设施容量是否贴合实际?”经过一场场激烈讨论,形成初步核查清单。

随后,各乡镇人大主席团主动对接镇党委、政府,组建由党委牵头、政府职能部门参与、人大代表全程监督的联合工作组,并深入田间地头推进项目落地。思灵镇工作组沿着拟修缮的甘棠屯渠道,用滚轮精准丈量渗漏段长度,详细记录土壤保水性能数据;桐岭镇工作组邀请水利专家现场测算,将原计划的蓄水设施容量调整至更贴合当地用水需求的标准;武宣镇党委定期召开协调会,统筹解决项目用地、资金测算等难题,确保每个项目都经得住实践检验。

项目成熟后,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成为民意汇聚的“主会场”。人大代表带着田间地头收集的民情展开专题讨论:“大祥村委雾山片区项目必须优先推进,否则来年仍是望天吃饭”“山汶村项目关系300多亩稻田,最好6月前完工”……经审议,人大代表郑重投票,最终确定的项目涵盖水利渠道硬化、蓄水设施新建等关键领域,总投资477.67万元,覆盖6个乡镇,惠及4万多名群众。

全程督守质量

票决成果转化“见实效”

项目落地并非终点,而是人大代表全程护航的起点。武宣县各级人大代表化身“监督员”,以较真碰硬的态度紧盯项目建设全流程,为粮食安全拧紧“安全阀”。

在桐岭镇大祥村委雾山片区,总投资104.73万元的优质稻配套设施项目工地上,人大代表的身影穿梭于泥泞中,他们带着卷尺测量渠道宽度,用水平仪校准坡度,连混凝土标号都要现场核对检测报告。此外,每发现一处模板拼接不严,当即要求施工方返工;看到渠道防渗层厚度不足,立刻联系监理单位整改。人大代表用“毫米级”的较真守住工程质量底线。

在人大代表的全程监督下,大祥村1200米新渠如玉带绕田,涉及灌溉面积约1000亩;甘棠、山汶村实施2个项目惠及近4000人,农户灌溉成本降低20%;和律村防渗工程让500亩稻田告别“望天收”,丰收的希望在沃野上愈发清晰。

如今,武宣田间新渠纵横、蓄水设施星罗棋布。一个个项目改善了优质稻生产条件,提升了粮食产量与质量,筑牢了粮仓根基。从群众“项目单”到代表“票决单”“成绩单”,代表票决制让民生工程实实在在暖到群众心中。


 
 
编辑: 韦祯祯
 
 
 
 
 
文旅“出圈” 活力迸发
锐意改革促发展 健康惠民有“医”靠...
守护“银发幸福” 绘就“民生暖色”...
办好“一本证” 解决“一类难”
勠力同心筑平安 法治护航促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