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至31日,忻城县妇联联合思练镇鸿源社区、城关镇鞍山社区家长学校,以“少年儿童心向党 牵手护航伴成长”为主题,创新开展“防溺水安全讲座+古诗词贴画创作”双线活动,为青少年儿童编织“安全网”、播撒“文化种”,实现安全守护与精神滋养双向赋能。 “没有大人陪,河边不能去。”在鞍山社区活动现场,志愿者将“六不两会”安全知识拆解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向孩子们讲解“不私自下水游泳”等六不准则和“会自救、会报警”两项技能。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观看溺水模拟画面,眼神中流露出警觉。 思练镇鸿源社区更添“实战感”,工作人员搬来救生圈、长竹竿,现场演示“喊人—递杆—抛圈”三步救援法。“同学落水先找大人。”6岁小浩快速抢答,安全知识已然入脑入心。 两场讲座覆盖80余个家庭,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的形式,让防溺水知识由“听说”变为“会用”。 防溺水的紧张还未完全散去,“诗情画意”亲子贴画环节迅速点燃孩子们的创作热情。鞍山社区志愿者展示《池上》古诗模板,引导孩子们寻找诗中的童趣画面,现场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应答声。家长们也纷纷加入,将《春晓》鸟鸣、《悯农》汗滴拆解成贴画元素。不一会儿,一幅幅作品便诞生了:《池上》小娃藏荷叶、《悯农》汗珠落泥土、《登鹳雀楼》山河展宏图……“古诗里的画比故事书还好看。”小朋友朵朵举着贴画说道。 特别设置的“培育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展示墙与贴画相映成趣,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文化传承与家风培育交融。 今年以来,忻城县妇联探索“安全守护+文化浸润”双线并行模式,实现三重突破,即安全课堂场景化、亲子创作指尖化、家庭协作互动化,让家庭成为安全课堂和文化阵地,把防溺水知识、千年诗韵与和美家风一并种进孩子和家长的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