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网—来宾日报讯 (记者 王明三 实习生 覃慧芳 通讯员 韦秋芬) 三伏天向来被视为养生的黄金时节,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在酷热难耐的三伏天里,如何合理、科学地调养?7月30日,正值中伏首日,记者在市中医医院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接受针灸、督脉灸、脐灸等诊疗服务。中医理论认为,三伏天阳气旺盛,人体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此时调养更易于祛湿排毒。正因如此,每天都有许多市民前来寻求中医诊疗,以期调理身体。 “三伏天期间,医院根据不同体质推出三大特色疗法,即三伏贴、督脉灸、脐灸。”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护士长、主管护师覃燕梅介绍,督脉被视为“阳脉之海”,在督脉灸疗法中,生姜可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艾绒为纯阳之物,可扶正祛邪、通络止痛。此疗法适合寒湿、阳虚、气虚体质人群,如畏寒肢冷、软困乏力、反复感冒等。 而脐灸的功效在于益气健脾、温经散寒,对于改善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效果显著,尤其适合脾胃病、肥胖、痛经人群。三伏贴的中药配方通常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的药物为主,通过贴敷可达到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最近天气炎热,吹空调比较多,还经常熬夜,出现了拉肚子、寒气重的情况。”患者张社康说,自己按医师建议做了脐灸,治疗之后身体轻松许多。 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覃冬梅告诉记者,今年三伏天高温多雨,不少市民有长时间吹空调、喝冷饮、运动少以及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出现疲劳、头发油腻、长痘、掉发、腹胀、痛经等不适症状,此时可通过辩证内调结合中医特色治疗,健脾祛湿、温阳散寒、扶正祛邪,达到排出体内寒气、调理体质的作用。 “针灸、艾灸、三伏贴都是三伏天常用的治疗方式。”覃冬梅还建议,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通过饮用陈皮、茯苓、五指毛桃等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药食调养,早晚适当运动,慢跑、瑜伽、八段锦、五禽戏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午睡养精蓄锐,晚上尽量不要熬夜,睡前可煮艾叶水泡脚,对减重、调养身心、助眠都有帮助。 据悉,今年三伏天从7月20日开始,8月18日结束,共计30天。随着高温热浪袭来,民间各类三伏天养生妙招层出不穷。专家提醒,三伏天养生切勿盲目跟风走极端,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