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袁智奇:

烽火淬炼的英雄血性
作者:吴清文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7-31

“这是入伍通知书,那年我18岁,到了部队直接开展作战训练;

这双鞋是防刺鞋,1979年上战场穿的就是这双鞋;

这是个人三等功勋章和纪念章,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荣获集体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钢刀连’称号,个人记三等功;

1981年参加扣林山战斗,126团一营一连集体荣获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扣林山战斗英雄营’称号,个人记三等功;

这个急救包是我第二任排长的……”

7月28日,记者见到战斗英雄袁智奇时,他把战争年代的物件摆满茶几,每一件都保存完好。当拿起那个军绿色的急救包,他突然哽咽,泪眼婆娑,好一阵才低声说:“这是从排长身上取下来的,我留了40多年。它代表着军人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精神。”

18岁的抉择:从新兵到战士的淬火

“国家需要的时候,男儿就得站出来。”1978年12月,18岁的袁智奇光荣入伍。1979年2月的誓师大会上,他代表新兵作发言。攥着46年前领到的入伍通知书,袁智奇热血澎湃。

1979年2月18日,刚上战场的袁智奇遭遇了永生难忘的伏击。越军的扫射突如其来,他和战友们被压制在洼地,班长嘶吼着:“去救排长!”他连滚带爬冲过去,只见上任不到24小时的排长倒在血泊里,大腿的血“大块大块往下淌”,手里却死死攥着冲锋枪。

“我想打开他(排长)左胸口的急救包,手指抖得怎么也解不开。”袁智奇慌忙扯下自己的急救包,可绷带刚缠到一半,排长就没了气息。那个没打开的急救包,被袁智奇揣进怀里——这成了他的“精神铠甲”,也让他懂得,军人的勇敢,是明知会牺牲,仍要往前冲。

钢刀连的锋芒:生死一秒间的冲锋

第一次负伤,让袁智奇终身难忘。“当时我拿出手榴弹,一个老兵赶紧跟我说,现在是打仗,手榴弹都要进入战斗状态。我赶紧把手榴弹保护盖全拧开,拉环套在手指上。”袁智奇说,记忆中是1979年3月5日黄昏,刚吃完饭,他所在的126团一营一连接到紧急命令:从预备队转为主攻,从山右侧冲上去,驰援被越军重机枪封死的二连、三连。

袁智奇和战友摸到敌军阵前,一个越南兵的枪口突然顶到他额头。“我猛地甩出手榴弹,侧身一趴。”爆炸声夹着枪声,身后的战友中枪牺牲了,袁智奇的左腿后侧也被弹片划开一道深沟,血顺着裤管往下淌。这一幕,袁智奇终身难忘,“如果反应慢半秒,牺牲的就是我。”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袁智奇所在一连以悍不畏死的冲锋拿下阵地,荣获集体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钢刀连”称号。袁智奇个人记三等功。袁智奇说,自己伤情恢复得好,又重回部队。

扣林山的丰碑:丛林猛虎的血性

1979年停战后,越军频繁越境袭扰边境,占据扣林山一带。“我们很有信心把扣林山拿下。”1981年5月7日凌晨,总攻打响,126团一营兵分三路直扑主峰1705.2高地:一连正面强攻,二连侧翼包抄,三连切断退路。

“战斗打响约45分钟,就听说打助攻的二连把主峰拿下了。”没想到突然飞来一颗炮弹,落在拿着步话机的三排长身边,排长被炸伤,班长袁智奇临危受命:“你现在就是三排长,顶上去!”

当时,连长呼叫“10111(一排长)”叫了好几次都没有回应,认为一排长已经牺牲在敌军烽火线里了,于是命令三排上。“我们三排就攻击上前。”袁智奇回忆道,他看到三排的八班、九班冲锋在前,却被敌军两挺重机枪封死路口。“40火箭筒给我上!”袁智奇果断调度火力,可两发炮弹都打偏了——后来才知,火箭筒手夜里摔了一跤,火箭筒准星早歪了。

“连长命令下午2点必须拿下山头。”袁智奇盯着手表直冒汗,突然发现被认为已牺牲的一排战友其实被火力压制在山坳里。“吸引火力,给一排突围机会!”一排战友冲出来后,跟随的还有越军的炮弹,还没来得及反应,炮火就射向三排。袁智奇的左手臂一阵剧痛,他转头看见八班长苏信兵“啪”地倒下,没吭一声,身边的工兵也牺牲了。

“打仗,生命就在一两秒之间。”战友的牺牲点燃了血性,袁智奇带着战士们奋勇冲锋。4时10分,红旗插上1705.2高地。

历时66昼夜的扣林山战役,126团歼敌802名,被中央军委赞为“山岳丛林地歼灭战典范”,获“丛林猛虎”称号;一营被授予“扣林山战斗英雄营”称号;袁智奇再记三等功,因表现突出提干。

1982年退伍后,袁智奇转业到兴宾区人民法院,军装换制服,血性未改。“审案就得有硬气,像在战场一样,容不得歪理。”如今65岁的他,享受六级伤残待遇,儿子在外务工,独居的日子里,他总把老物件摆出来摩挲。

袁智奇说:“真正的战场,冲不冲都可能牺牲,但冲上去,就能少些牺牲。”这话里的硬气,藏在急救包的绳结里,刻在防刺鞋的钢片上,熔在功勋章的光芒里——那是烽火淬炼的血性,是代代相传的英雄魂。

 
 
编辑: 罗润秋
 
 
 
 
 
“红帆”引航万象兴
逐绿而行结硕果 向林而兴惠民生
来宾市介绍“五千九百”产业引擎发力...
“诚”植沃土 星光闪耀
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广西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