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逐绿而行结硕果 向林而兴惠民生

——来宾市聚力推进“一集中三攻坚”行动扫描

作者:韦海臣 韦秋利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7-28

       今年上半年,来宾市林业发展交出了一张亮眼成绩单:植树造林29.12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97.05%;完成木材采伐蓄积量374.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89%,增速排全区第五,支撑林业产值增长9%(国民经济统计口径);人造板产量539.3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6.9%;林草产业总产值达277.44亿元(国家林业行业统计口径),同比增长9.12%……数据的背后,是我市以林长制为抓手,聚力推进“一集中三攻坚”行动,严守绿色生态底线,夯实绿色发展根基,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的真实写照。

2024年以来,我市以深化林长制为引领,全力推进“一集中三攻坚”行动(即“绿网·飓风”2024集中行动,森林防火攻坚、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互花米草防治攻坚行动),在强化林长履职、优化审批改革、资源管理、推动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取得明显成效,相关工作入选国家简报推广,3次获在全区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林长履职发力 筑牢生态屏障

“巡林必须更仔细,发现问题马上解决,不然对不起这份责任!”这是金秀瑶族自治县护林员莫先海常挂在嘴边的话。

近年来,来宾市以制度创新驱动责任落实、以考核激励点燃担当热情、以科技利器织密防护网络,筑牢绿水青山的生态安全屏障。

制度创新,压实责任强根基。2024年,我市在全区首推林长制政治监督机制,截至目前,全市1186名林长累计巡林1.6万余人次,高效解决涉林重点难点问题600余项,问题处置率达100%。市林长办还联合市纪委监委,对落实不力的9名县级林长进行约谈,已累计推动问责37名责任人。

考核激励,激发动能促作为。市林长办联合组织部门综合运用平时、年度、专项考核,精准考实县、乡级林长履职成效,72名考核优秀的县、乡级林长获重用晋升,树立了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值得一提的是,合山市成功入选国家林长制激励表扬县,跻身全国标杆行列。

科技赋能,智慧监管提效能。探索“智慧林长”平台与“无人机+人工智能”融合技术,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体系,促进网格巡查精准化、数据流转高效化,森林资源监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审批改革提速 更加便民惠民

“以前办采伐证要跑好几趟,现在用手机就能办,当场拿证!”兴宾区林农韦大哥的感慨,是来宾市林木采伐审批“加减乘除”改革的生动注脚。

做优“减法”降成本。我市推行30立方米以下小额采伐告知承诺制,全面取消采伐设计费,办证材料压减76%以上;在兴宾区、武宣县试点30-120立方米桉树采伐“承诺制+简易设计”审批,采伐设计成本降30%;推广“零经费办证”模式,惠及林农4万余户,告知承诺制采伐办证量居全区第一,累计为群众节约成本1163万元。

做强“加法”提效能。积极推行“林木采伐App+承诺制”工作模式,即采伐120立方米以下林木,通过手机App实地踏勘便可自动生成采伐范围图,在线上提交申请,实现“指尖办证”;试行“林联网”平台智能预审制度,审批时限压缩90%以上,基本实现“即审即批”;推行“代办制”,号召村级林长、村“两委”干部、护林员等先锋力量帮助年龄偏大、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林农开展线上办证服务1200余次,覆盖4万余户。

做实“乘法”聚合力。依托“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推动涉林木采伐违法案件、林地林木纠纷等及时处置,强化森林资源管理,解决林农办证“堵点”问题;实行采伐限额“阳光分配”,公开指标使用情况,常态化开展林农采伐需求摸底调查工作,全面了解林农采伐需求,并追加13.3万立方米指标保障需求。

做好“除法”优环境。加强林木采伐源头治理,建立“林农—设计公司—审批部门”三方互评机制,整治超时审批、违规审批等问题,有效破除监管盲区;开展林木采伐审批管理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查处“吃拿卡要”等问题14起,采伐审批环境不断优化,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生态产业“双赢” 绿色经济勃发

“以前松树病死了心疼,现在套种油茶,收益比以前还高!”象州县种植户覃大哥一边忙着清理疫木,一边笑着说。

这是来宾市通过完善“日报+即时响应”机制、推广打孔注药技术,实现精准防控松材线虫病的成果。

据统计,我市通过开展“一集中三攻坚”行动,2024年森林督查违法图斑数量同比下降79.04%,自然保护地违法图斑数量下降75%;顺利拔除松材线虫病疫区1个、疫点1个,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远低于控制指标;在大瑶山保护区内发现新物种3个,2个国家湿地公园入选广西生态宣教优秀案例,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成效。

在市三江口新区,总投资219亿元的仙鹤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建设正酣。此前,我市成立工作专班,创新审批服务,主动对接项目需求,通过靠前介入、精准指导、实行“容缺受理”等举措,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已落实项目一、二期建设所需林地4616亩;整合38万亩国有林场桉树林资源定向供应,推行“预付货款、锁定采伐权”模式,让项目原料有保障。

重大项目落地,林业保障“不掉线”。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主动深入一线,指导项目优化选址和设计;护林员加强周边生态敏感区巡查,推行“技术+行政”双重审查,让审批又快又好。如武宣县东融大道项目是广西首宗“用地用林并联审批”案例,“一次申报、双线并联、限时办结”机制让效率大大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保障用林地项目52个,获批林地面积472.3公顷。

除此之外,“天下来宾·万众瞩木”招商活动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吸引众多企业“落户”来宾,目前全市木材加工规上企业达261家,今年上半年规上产值108.77亿元,同比增长11.8%。如今,金秀累计培育21个瑶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其中4个基地获评广西中药材示范基地;今年上半年,全市林下经济产值达42.08亿元,同比增长5%以上,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尝到绿色发展的甜头。

逐绿而行,向林而兴。来宾市用生态保护的“绿水青山”,种出了产业发展的“金山银山”,未来将继续坚守绿色初心,让生态更优美、产业更兴旺、群众更幸福,为美丽广西建设贡献更多“来宾力量”。


 
 
编辑: 刘霞
 
 
 
 
 
逐绿而行结硕果 向林而兴惠民生
来宾市介绍“五千九百”产业引擎发力...
“诚”植沃土 星光闪耀
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广西主...
韦韬在来宾市调研,强调做大做强工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