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网—来宾日报讯 (记者 韦 鑫 实习生 覃春娜 覃慧芳) 随着大学录取工作进入尾声,入学在即,如何办理助学贷款、怎么续贷?成了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8月18日,兴宾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人头攒动,前来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现场虽然忙碌,但秩序井然。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中心设置了清晰的指引标识,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并指导填写表格、提交材料。学生们手持录取通知书,在家长的陪伴下有序排队等待办理。 “刚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学费和生活费让我感觉压力很大,助学贷款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我安心走进大学校园。”肖同学家里经济条件困难,助学贷款不仅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更激励她努力学习。 据悉,我市各县(市、区)学生助学贷款工作已于7月21日全面展开,8月中旬是办贷高峰期。助学贷款申请对象需满足以下条件:户籍在本地,被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以及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新生或高校在读的预科生、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首次申请贷款的学生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以及共同借款人的身份证等材料现场办理;续贷学生可通过线上渠道提交申请,减少现场排队等待的时间。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的贷款额度有所变化: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20000元,最低不少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5000元,不低于1000元。这一调整更好地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求学资金需求,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安心地投入学习。 据统计,截至8月19日下午,我市已办理助学贷款26905笔,贷款总额达33185.48万元。其中,首次申请贷款6273笔,续贷业务20632笔。 为应对办贷高峰,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均增派了工作人员,并优化办理流程。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话咨询、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政策解读和办理指导。后续,我市将继续做好助学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工作,确保每一笔贷款都能及时到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子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