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是农历七月十四,也是来宾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鬼节”。这一天,不仅家家户户要祭先人、放河灯、焚纸锭,吃鸭子也成为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8月23日,记者在城区内的农贸市场走访发现,鸭子销售市场已十分火爆。在老城区裕丰农贸市场附近专卖鸡鸭的门面,一些摊贩在用扩音器不停地向过往市民吆喝:“土鸭,土鸭,土土的啵,过来看一看,瞧一瞧啊!”不少前来购买鸭子的市民均表示,“鬼节”吃鸭子是老辈传下来的习俗,虽不知道有何缘由,但在这天不吃鸭子会觉得这个节过得不完整。
而随着节日气氛的高涨,鸭子的价格也上涨了一些。有商贩告诉记者,鸭肉平时卖8元/斤,这几天已经涨到10元/斤左右。
那么,过“鬼节”为什么一定要吃鸭子呢?记者咨询了我市相关文化部门,他们均未能给予解答,而且也没有任何历史资料记载这个问题的答案,反倒是在民间流传有各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因古代人们生活比较贫苦,只有过节才有肉吃。而“鬼节”正好是鸭子长成的季节,于是这时家家户户都会杀鸭子、吃鸭子,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传统。另一种说法是,“鬼节”当天,人们祭拜祖宗所烧的纸钱、衣物需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所以一定要吃鸭子。
不过,吃鸭子除了与“鬼节”有关,还有一些说法是与播种相关。比如,在农村种稻谷前,每户人家都会买上约十只鸭子进行养殖;在割完稻谷后,鸭子可以吃掉田里的谷子和蚯蚓,从而降低成本。而在农历七月十四前后,正是种第二季稻谷之时,农民为了犒劳自己,于是杀鸭子过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