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村位于象州县运江镇,是象州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全村面积15570.5亩,林地面积13470亩,耕地面积3400亩,水田面积93亩;总人口890人,其中贫困人口185人。
2015年,山坳村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通过帮扶联系单位以及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协调下,村民们紧紧依托本村山地多的特点,做活与山有关的脱贫产业大文章,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6月22日,笔者来到山坳村看到,村民韦美珍正在给自家的桉树基地除草。韦美珍告诉笔者,她种了170多亩桉树,再施一次肥到明年就可以卖掉了,“170亩卖掉大约就有70~80多万元的收入,现在我们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好过了。”
据了解,韦美珍此前因一次车祸导致家境贫困而成为村里的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后,当地政府根据她家山地面积多的特点引导她发展桉树种植,同时给予她相应的政策扶持。如今,韦美珍夫妻俩在做好其他农活的同时,加强对桉树的管护,已进入砍伐期的桉树让他俩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目前,山坳村种植桉树的贫困户共37户,总面积750多亩,仅桉树种植一项就能给山坳村贫困户带来300多万元的纯收入,户均纯收入超过8万元。
此外,甘蔗种植也是山坳村人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村民刘仕华在2015年因缺少技术等原因被村里列为贫困户进行帮扶,当地政府根据他劳动力少、缺少资金等实际情况,引导他发展甘蔗种植。在各方的帮助下,他利用产业奖补种植了近20亩甘蔗,2016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超7000元,实现了脱贫摘帽。
在山坳村,像刘仕华这样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全村44户贫困户中种植甘蔗的就有19户近170亩,平均亩产量在6吨左右,户均收入2.7万多元。种植甘蔗使贫困户基本实现当年脱贫摘帽。
依托山地资源优势,驻村工作队还鼓励村民积极发展甜竹种植特色产业,落实产业、就业“以奖代补”扶贫政策,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全村每家每户种植有甜竹至少20株以上,极大地促进贫困户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增收脱贫。2015年以来,政府投入近1000万元资金,修建进村水泥路等基础设施。2019年,全村贫困户发展桉树、甘蔗、甜竹等产值总计超350万元,家庭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山坳村山地资源丰富,我们靠山吃山,做活‘山’字文章,事实证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今后,我们在保护好山地资源的同时,开发利用好山地资源,让山坳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山坳村第一书记卢勋对脱贫后的村子有了进一步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