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非机动车穿过待行区通行。
自市区部分交通路口施划机动车待行区以来,备受市民关注。有市民点赞,称直行待行区缓解了交通压力,通行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也有市民反映,直行待行区干扰非机动车的通行,左转时通行面积窄小,容易与对向车辆“打架”。
8月3日上午,正值上班高峰期,记者走访市区桂中大道与红水河大道路口、桂中大道与迎宾路路口、盘古大道与红水河大道路口、人民路与红水河大道路口,发现只有桂中大道与红水河大道交叉路口设置有非机动车左转标线,其他3个直行待行区路口均未施划。
在桂中大道与红水河大道交叉路口,非机动车左转时与对向车辆交汇,通行缓慢,同方向多辆车并排通过,但中心圈面积较小,显得十分局促。尤其遇到大型客车左转时,两车间距接近,同向非机动车只能通行一辆或两辆,非机动车紧跟其后。在桂中大道与迎宾路交叉路口,不少市民直接穿过待行区左转。为避免产生碰撞,后面的机动车往往会等待电动车通过后再进入待行区。
“路口太小了,直行待行区占了路口大部分面积,路中间的通行区域更窄了。”市民韦女士说,由于道路中间面积太小,每次骑车左转与其他车辆交汇时,车距都很近,差点撞上对向车。经常骑共享助力车的黄同学称,每次过斑马线都涌出一堆电动车“抢道”,很危险。
记者观察到,在桂中大道与红水河大道交叉路口的安全岛,仅1个红灯的时间,等待左转的非机动车就有10多辆,对向左转等候区的非机动车也有10辆左右。另外,由于左转方向非机动车较多,不少骑车的市民选择从人行道通过,斑马线显得有些拥堵。
不过,也有不少市民为施划待行区点赞,认为通行更安全、便捷。出租车司机黎先生告诉记者,施划待行区后,每次通过路口的时间都有所缩短,通行比以前更便捷。
“设置机动车待行区以及在安全岛上施划非机动车待行区域,是经过多方考虑后决定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科副科长罗沛告诉记者,桂中大道与红水河大道交叉路口直行车流量很大,设置机动车直行待行区是缓解交通压力的有力举措。很多非机动车为抄近道,直接从安全岛的左侧开口横穿,存在安全隐患。为确保路口安全、有序通行,交警部门在该路口的安全岛施划非机动车左转和直行待行区,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
对于市民反映左转通行困难的问题,罗沛回应称:“任何道路通行的新规则都需要一个相互磨合、适应的过程。”交警部门提醒,非机动车左转与对向左转车辆交汇时,应减速慢行,注意观察前后车辆,避免发生碰撞。另外,可采取“7”字型沿人行横道二次左转的方式左转,既能缓解交通堵塞,又能做到安全通行。
来宾晚刊记者 卓绿怡 实习生 江芊芊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