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党建“执笔”绘新卷 桐岭沃野展生机
作者:华若涛 黄 思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7-31

夏日的桐岭镇,处处升腾着奋斗的热浪。近日,该镇党员抗旱小分队在田间地头争分夺秒铺设水管;武赖河边,镇、村干部与村民挥汗如雨,将疯长的水葫芦清理殆尽……一幅幅饱含生机的画面,正是桐岭镇党委以党建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画卷的缩影。

“一村一品”树标杆,示范引领强根基

“以前学先进要跑出县,现在样板就在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四安村党总支部书记廖寿荣的话语中充满自豪。今年以来,桐岭镇党委立足实际,创新思路,选取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村落,深入挖掘本地红色基因、优势产业等独特资源,精心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党建品牌。

桐岭村依托深厚历史,打造“党建+红色文化”教育阵地;四安村聚焦产业发展,探索“党建+产业联盟”融合模式;和律村有机结合产业升级与文明乡风建设,形成了“党建+产业+乡风文明”的立体格局。目前,这三个精心打造的党建样板点已成为当地党员汲取养分、锤炼党性的重要平台,还吸引周边乡镇干部和党员慕名前来“取经”,有效辐射带动全镇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党建+网格”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祥龙村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党员骨干率先垂范担任网格员,每人精准联系10至25户村民,织就了一张覆盖每家每户的“红色服务网”。去年以来,祥龙村积极引导村民发展芥菜、豆角等特色蔬菜种植,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现在有难事急事,直接找网格员,比打123450更快更贴心!”村民韦大姐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小网格”托起“大民生”的治理真谛。

“乡土智库”蓄动能,“归雁经济”促振兴

在和律村支书韦恒焦所在的“桐岭英才库”微信群内,既有扎根土地近二十载、对哈密瓜种植了如指掌的“土专家”,也有怀抱梦想、带着新技术和新理念返乡的“新农人”,这正是桐岭镇党委打出“引育用留”组合拳结出的硕果。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定期举办人才恳谈会、开设接地气的“田间课堂”,积极与自治区农科院、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搭建合作桥梁,2024年,桐岭镇成功培育认定本土实用人才56名,吸引8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20余名,让“人才活水”持续浇灌乡村沃土。

返乡创业能人何开峦是这支人才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带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和律、四安两村连片建立1000多亩的现代化哈密瓜、百香果种植产业园,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深耕多年开拓的东南亚市场销售渠道共享出来,带领周边群众实现“订单式”种植,有效抵御市场风险。今年上半年,产业园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自己有能力了,就想实实在在为家乡做点事,带着乡亲们一起把日子过得更红火!”何开峦的肺腑之言,生动诠释了人才是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引擎”。

“三领”行动践初心,心路同宽暖意融

“道路宽敞了,心也跟着宽敞了!”站在新拓宽并完成硬化的村道上,龙山村的老老少少脸上洋溢着喜悦。这一变化,源于桐岭镇创新开展“三领”行动,即党组织领衔攻坚重点任务、党组织书记领办关键民生工程、普通党员领干身边好事实事。这一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将担当作为写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

自行动开展以来,桐岭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广泛征集、精准梳理,首批确定了包括道路硬化、水利设施修缮、环境整治等在内的29项重点民生实事清单。截至目前,河道清淤疏浚、产业路硬化、村屯太阳能路灯安装、小型灌溉水渠修建等14个项目已顺利完成,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0万元,惠及数千村民。

针对农村高龄、留守老人普遍面临的智能技术应用难题,桐岭镇党委推出“送服务上门”的暖心机制。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组成志愿服务小分队,定期主动上门,为老人办理高龄津贴资格认证、协助线上缴纳医保费用、进行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等,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化解难题,真正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党建领航风帆劲,乡村振兴正当时。桐岭镇党委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党建“责任田”精耕细作成为可看可学的“样板田”,让党员“先锋队”深深扎根沃土,转变为群众离不开的“服务队”,奋力书写“党旗红、产业兴、百姓乐”的时代答卷,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编辑: 罗润秋
 
 
 
 
 
“红帆”引航万象兴
逐绿而行结硕果 向林而兴惠民生
来宾市介绍“五千九百”产业引擎发力...
“诚”植沃土 星光闪耀
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广西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