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抗旱防虫+科技护航”助力忻城8.38万亩早稻颗粒归仓——

稻花香里说丰年
作者:莫玉秀 韦宇达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7-30

7月16日,在忻城县古蓬镇东河村的稻田里,收割机正在作业。

稻浪翻滚,稻花飘香,又到一年丰收季。7月16日,在忻城县古蓬镇东河村,收割机在田间“轰隆隆”作响,群众在田边等待自家稻谷收割,脸上汗水与笑容交织。东河村局地屯群众莫金将三轮车停稳,把一袋袋稻谷搬上车。“今年春耕时干旱,我们凑钱买了水泵抽水。总的来说是个丰收年,我种的1.5亩水稻收了15袋稻谷。”他擦去汗水,开心地说。

今年以来,忻城县紧盯自治区、来宾市关于粮食和油料作物生产目标任务,尽早分解早稻种植任务到乡镇,压实乡镇党政领导责任,把任务落实到村屯、到农户,多措并举稳定全县早稻播种面积,同时开展大面积粮油单产提升行动。据农情统计显示,截至7月中旬,全县完成粮食播种26.18万亩,其中早稻播种8.38万亩,任务面积8.35万亩,完成率100.36%;早稻平均亩产418.54公斤,同比增加1.46公斤。

抗旱保春耕 稳定早稻面积

去年11月至今年4月,忻城县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严重干旱,降雨量仅59.2毫米。早稻插秧关键期,思练、马泗、红渡、果遂等8个乡镇因地表水不足,农田灌溉告急,只能抽水、运水作业。

面对旱情,县委、县政府迅速行动,统筹资源,打出抗旱“组合拳”。水利、农业农村、气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组织12个乡镇实时统计受旱面积;统筹资金525万元,专项用于打井和购置抽水设备,保障8.3万亩稻田灌溉。

“出水了,喷这么高!”4月28日,思练镇龙东村第三口抗旱井通水,群众欢呼不已。与此同时,县里组建5支技术服务队深入主产乡镇,推广浅栽保水、地膜覆盖等节水技术,培训农户抗旱保苗。

防治黏虫害 实现“虫口夺粮” 6月11日至20日,忻城县各乡镇相继爆发黏虫灾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召开推进会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邀请自治区植保站专家指导防控,并下发《关于紧急做好黏虫防控工作的函》和《病虫警报》。

6月13日,城关镇六华村农户发现甘蔗地出现黏虫后立即上报,镇党委、政府迅速组织农技人员、镇村干部和种植户成立联合防治队,调派植保无人机对近300亩甘蔗、玉米实施“飞防”。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各乡(镇),坚持每日巡查、每日上报。同时,采购2.436万元药剂,完成早稻防治面积0.12185万亩,确保“虫口夺粮”、稳产丰收。

应用科技政策 提高单产水平

近年来,忻城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机械化耕种、收割及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现代技术。古蓬镇东河村莫房屯农户徐向华说:“现在都是机械收割,2亩地收割稻谷2000多斤,省事又高产。”

今年,县农业农村局制定《2025年水稻高产攻关行动实施方案》,创建0.5万亩早稻高产攻关暨增密增穗示范片,其中古蓬镇板内村300亩、大塘镇金山村500亩、思练镇龙东村600亩、安东乡新桥村150亩。示范片统一采用秧盘育秧、配方施肥,行距、株距约20厘米×18厘米,每亩约2.3万蔸,力争示范片平均亩产比全县平均亩产高10%以上,带动全县水稻单产稳步提升,确保粮食安全。

 
 
编辑: 刘新勇
 
 
 
 
 
“红帆”引航万象兴
逐绿而行结硕果 向林而兴惠民生
来宾市介绍“五千九百”产业引擎发力...
“诚”植沃土 星光闪耀
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广西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