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绘强正在牛场察看黄牛生长情况。(蔡思亮 摄)
近年来,罗香乡山茶村脱贫户曾绘强因“牛”而出了名。以前,他不仅穷,而且还负债。两年来,通过精准扶贫“一对一”结对帮扶、制订规划等帮扶政策,曾绘强努力发展生态黄牛养殖项目,逐渐改变了生活贫困的状态,他也终于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来还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曾绘强回忆,他以前在广东打工,觉得太累、太辛苦了,就想回老家养牛。因为老家地方宽,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都可以,饲料也容易解决。回到村里没多久,他的帮扶人就问他想发展什么产业,还向他普及政府贴息贷款政策。他就申请了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并用这些钱购买了第一批牛。
曾绘强不但头脑灵活,胆子也大,又勤劳肯干,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觉得他是个发家致富的人才,于是决定悉心培育他成为全村致富带头人。
曾绘强说,2018年10月,当地有个参加培训种植、养殖技术的机会,他去了。他更加意识到国家为他们贫困户想了很多办法,通过学习培训,他想扩大养殖场规模。
参加技术培训之后,曾绘强又投入资金20余万元建设“生态黄牛”养殖基地,养殖肉牛20头。该基地养殖的肉牛,因放养在山上,每天在山上爬上爬下,吃的是纯天然青草,故而肉质结实、营养丰富、口感鲜美,受到广大顾客的追捧。养殖基地内的牛一年可繁殖10头牛崽。按现在的牛肉市价每公斤70元计算,年可盈利10万元以上。
吃水不忘挖井人。发家致富后,曾绘强主动带动山茶村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入股形式加入“生态黄牛”养殖项目,在其带动和帮扶下,全村又有5户20位贫困人口脱贫,预计年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据曾绘强介绍,从2017年到现在,他养牛和养猪得到产业奖补资金1.7万元,他很感谢国家帮助他们贫困户。曾绘强说,预计过了明年,扩大牛场之后分红应该会多一些,每年应该会达万元左右,现在先要把养殖场地做好。
近两年,由于非洲猪瘟影响,各地生猪养殖业遭受重创,猪肉价格一路飞涨,但曾绘强却从危机中嗅到了商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尝到养殖黄牛甜头后,他又大胆搞起了生猪养殖,而且养殖的是香猪。
曾绘强说,他家现在存栏的香猪有8头,其中1头是公猪。以后他养得多了,他还会带动更多的人发展香猪养殖。
近年来,罗香乡山茶村积极谋划发展思路,培育致富带头人,因地制宜规划项目,以点带面,发动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优势,拔除了“穷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