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讯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为提高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我市水利部门始终坚持“脱贫攻坚,水利先行”的宗旨,本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推进的思路,全面推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据统计,2016-2020年,我市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投入约4.8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000多处,提高了90万人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截至2019年底,全市农村供水总人口共计235万人,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人口达219万人,集中供水率93.16%;农村自来水覆盖人口207万人,自来水普及率88.19%。目前,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达到脱贫攻坚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标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成效显著。
喝“望天水”是大石山区忻城县众多农村群众的共同记忆;缺水问题、水质问题较为突出,也是我市饮水安全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2019年,我市将农村饮水安全战役、大石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大会战统一部署、统筹推进,通过融资贷款、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粤桂扶贫资金等渠道,筹集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资金1.32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57处,受益总人口13.7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2万人)。同时,完成440座家庭水柜加盖、99座集体水柜加盖、515座家庭水柜配备净化消毒设备,实现我市贫困人口“有安全饮水”全部达标。
为确保安全饮水工程良性运行,我市水利部门在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基础上,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延伸至乡镇和村委,建立乡镇和村级管水负责人名单和联系方式台账,进一步深化延伸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同时,制定水费收缴制度,加快推进农村供水水费收缴,落实专职管水员,负责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程日常管护和维修等工作,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农村饮水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之一。今年以来,我市水利部门持续发力,累计投资1.3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50多处,受益人口30万人,其中管网连通工程25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1处,不断扩大工程供水覆盖范围,有效解决季节性缺水、供水保证率不高的问题。同时,积极开展饮水安全查漏补缺排查工作,不断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