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就业稳就业,就是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市保就业稳就业工作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市就业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抓细落实各项就业保障举措,有效推动各项公共就业服务事业稳定发展。
2020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22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08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落实“六稳”“六保”
服务防控大局
“在家待了那么久,终于可以出去工作了,还能坐一趟免费专列。”2020年3月1日,兴宾区凤凰镇的樊炳归、李凤影夫妇乘坐爱心送工车前往来宾北站,搭乘我市首趟赴粤返岗专列,与其他800多名务工人员返回工作岗位。
复工不误,防疫不松。为确保抓好疫情防控,市就业服务中心围绕落实“六稳”“六保”要求,一方面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提供专项用工服务,对春节期间连续开工生产的有关企业提供稳岗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区内外企业,了解用工需求,全力为保障就业、恢复生产做好服务。
通过联系区内外181家企业,市就业服务中心先后收集用工岗位35038个,并组织“点对点”服务专车254车次、动车专列1列,累计帮助5121人外出务工人员安全返岗就业。同时,对于生产紧缺急需物资保障的企业、保障民生的商贸配送企业,提供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累计为99家商贸配送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556.6万元,涉及员工3648人。
聚焦主责主业
跑出服务“加速度”
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等事项实现“秒办”;23个办事项目整合成两个“打包办”,服务事项提速50%以上;“线上+线下”搭建就业服务“云平台”,“云端”提供的“秒办”“快办”服务让群众更舒心……
去年以来,市就业服务中心聚焦主责主业,通过科技创新、载体创新,利用“互联网+”“云平台”不断拓宽服务渠道,进一步提升就业保障服务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2020年,市就业服务中心累计举行招聘会72场次,共吸引2731家企业进场招聘,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3万多个。同时,市就业服务中心围绕工业园区需求,加快推进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分市场、零工市场试点工作,为园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交流、劳动力输送、中介行业、现场招聘及网络求职招聘等人力资源服务,进一步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此外,为帮助企业把疫情影响降至最低,市就业服务中心派出44名服务专员,对全市重点企业开展摸底调查,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和重点企业用工监测机制,及时推送就业政策和企业用工信息,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2020年,已有458家企业进入监测体系,帮助解决用工人数11168人次。
开展技能培训
守好就业大门
手握一技之长,就业四方吃香。去年,市就业服务中心围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等重点内容,充分利用各项政策红利,针对企业、群众的需求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在帮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据统计,去年,全市共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435节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702个班次,培训人数60421人,拨付培训补贴6124.58万元;通过实施“双千结对”、打造“双创”平台等举措,累计为企业对口培训35558人;向1090名农民工经营主体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838.36万元,向1271名农民工创业实体发放国家创业担保贷款13771.5万元。
去年以来,市就业服务中心抓好就业扶贫这项重要工作,将公共就业服务延伸至乡村。通过采取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职业技能、推进扶贫车间复工复产、积极开发各类村级扶贫公益性岗位等举措,让群众就业更有保障。
2020年,全市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00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7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7305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9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