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青山变“金山” 绿产拓新路 来宾中考成绩7月12日9时起可查 “政校企”联动架起青春“就业桥” 心理辅导进社区 学会巧解“矛盾结” 江西师生跨越千里到象州进行“文化探亲” 柳梧铁路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诚信之星”兰培文: 千年壮锦织就诚信经纬 向新 向智 向强
 
 
一碗粥,藏着一座城的温度
作者:朱翠蓉    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8-01

“武宣粥”,7元一碗,却配以近20道琳琅满目的小菜,藏身于街头巷尾那毫不起眼的粥摊之中。夏日正午,骄阳似火,路过那氤氲着热气的小摊,总令人忍不住驻足停留。糯玉米粥浓香绵密,如丝如缕地缠绕舌尖;白粥清润若玉,温婉地滑入喉间;黄玉米粥金黄醇厚,将阳光藏进了米粒深处。长方桌在门前铺开,一碟碟小菜整齐摆放,赤橙黄绿青蓝紫交相辉映,酸甜苦辣咸五味交融,交织成一首舌尖上的交响曲。粥香与菜香在唇齿间缠绕,暖意自喉头缓缓流淌至胃底,再炽烈的暑气,也会被这碗朴素的粥驱散。

无论走进哪家粥摊,老板总能一眼认出我,笑意盈盈地迎上来:“今天吃白粥,还是玉米粥?自己舀,别客气。”我从不急于落座,而是习惯性地踱步“巡菜”一圈——若菜品稀疏,或少了心头所爱,便悄然转身离去。于我而言,最喜欢的几味小菜,便是那金黄软糯的香芋南瓜、翠绿欲滴的红薯苗、紫光莹润的焖茄子、清脆爽口的红萝卜丝,还有清热解暑的炒苦瓜。每一口下去,皆是唇齿留香,仿佛把四季的风物都吃进嘴里。

在武宣吃粥,最动人的是从容不迫的自由。你想吃什么、吃多少,全凭自己勤拿夹取。没有催促的目光,没有斤斤计较的凝视,只有灶台前老板忙碌的身影,在蒸腾的热气中一次次掀开锅盖。锅铲翻飞间,一盘盘刚出锅的小菜接连上桌,香气四溢,热气升腾如烟。那一刻,你不再是城市中匆匆赶路的过客,而是被这座小城以一碗粥温柔接纳的归人。

我尤其迷恋那一口红糟酸——粉红晶莹的米糟中,卧着白里透红的嫩姜,酸香扑鼻、诱人垂涎。入口刹那,舌尖微颤,一股清冽的酸意直冲脑门,沉睡的味蕾被轻轻叩醒,倦怠的身体仿佛被按下了重启键,整个人为之一振,神清气爽。

有人专程驱车数十里而来,只为那一碟黄豆炒鱼仔:小鱼炸得酥脆金黄,与炒香的黄豆一同焖煮,鱼肉紧实味美,黄豆吸饱了汤汁,越嚼越香。配上一碗软软糯糯的玉米粥,这不是山珍海味的奢华堆砌,而是平凡岁月写给寻常日子的歌——字字温润,句句深情,每一段旋律都唱出人间最温暖的烟火。

人们坐在矮矮的方凳上,围着长长的方桌安静地吃粥。彼此陌生,却莫名和谐。有人低头细嚼,神情专注,仿佛在咀嚼一段旧时光;有人边吃边看手机,却不显突兀,像是现代节奏与市井烟火的交融。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瓷碗的边缘,光影轻轻跳跃,为这寻常的一碗粥添了几许诗意。

这粥,早已不只是果腹之物,更像是一剂温柔的良药。我曾因随团出游数日,饮食紊乱、蔬果匮乏,患上了口腔溃疡,疼痛难忍,食不下咽。此后连续三天光顾粥摊,喝上一碗温润的粥,配上几碟时蔬,竟在不知不觉间痊愈。那些看似平凡的素菜,实则蕴藏着丰富的膳食纤维与天然维生素,在无声无息中补足身体的空缺。它仿佛在轻声告诉我:好好吃饭,才是对生命最深沉的爱护与尊重。

朋友从南宁远道而来,初听我提起“武宣粥”,尚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寡淡清汤,难登大雅之堂。可当她舀起第一勺金黄的玉米粥,夹上两片炒木薯与炸得酥香的花生米送入口中时,眼神瞬间亮了起来。“这么实在的味道,吃得人心花怒放。”几天后,她竟特意绕路再来一碗,笑着说:“肚子圆了,心也舒坦了,都不想走了。”

若你来武宣,请别急着奔赴景点“打卡”。不妨在街角处寻粥摊,静静坐下,慢食一碗粥。它是酷暑中的一抹清凉,是寒冬里的一缕暖光,是四季流转中的人间真味。五味人生,皆在一粥一碟之间、一勺一筷之中,细细咀嚼,才知岁月静好。

一碗粥,在这方寸餐桌之间,藏着一座城的温度。

 
 
编辑: 叶梦莹
 
 
 
 
 
从“人海战术”到“智能作战”
“红帆”引航万象兴
逐绿而行结硕果 向林而兴惠民生
来宾市介绍“五千九百”产业引擎发力...
“诚”植沃土 星光闪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