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信访室那年,老王给了我一个搪瓷杯,杯身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边缘磕掉块瓷,露出底下的黑铁,像块没长好的疤。“这杯子比你岁数大。”老王呷了口茶,“装过凉白开,泡过胖大海,啥都经得住。” 信访室的日子像杯浓茶,苦得人舌尖发木。有次接访,大爷拍着桌子骂了两小时,唾沫星子溅到我的手背。我攥着搪瓷杯,听着里面的水晃出轻响,忽然觉得“为人民服务”那五个字,烫得像要把杯底烧穿。 “别光听着,得琢磨他为啥急。”老王把我的茶杯续满热水,“大爷骂的不是你,是办事流程里的疙瘩。”那天晚上,我看着杯子里的茶渍出神,忽然想起大爷说的“跑了三趟还没办成”,连夜在笔记本上绘制流程图,把重复的环节标成红圈,像是给那杯浓茶撇去浮沫。 后来,我常捧着搪瓷杯去各个部门跑,问社保的政策,记民政的流程。杯底的茶垢越积越厚,杯身的字迹却被摩挲得发亮。有次帮大爷补全了材料,他非要给我塞个苹果,说“姑娘比茶杯还实在”。我看着他转身时佝偻的背影,忽然觉得杯子里的水,甜得像掺了蜜。 三年后,由于工作需要,我被分配到办公室,依然不忘把搪瓷杯带在身边。写工作汇报材料时,我总爱摩挲杯口的缺口,它就像个小小的提醒。有次老王来送材料,看见我在稿子里写“让群众少跑一趟路”,指着杯子笑道:“这茶味儿,对了。” 如今,搪瓷杯的缺口又添了新痕,杯里的水换了又换,从凉白开到胖大海,再到现在的菊花茶,像极了这些年的日子,看似在重复,实则每一口都品出了不同的滋味。而最踏实的那一味,永远是“把事办在群众心坎上”的回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