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永新向记者展示他获得的各种荣誉。
在来宾市第二中学(下面简称市二中),有这样一家人,两代人中有6人是教师,他们夫唱妇随,子承父志,立足三尺讲台,为我市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他们就是黄永新一家人,其中,黄永新是一家之主,今年68岁,一生从教40余年,在市二中任教25年;他的妻子黄桂秋也是一位人民教师,2014年,她从兴宾区镇西小学退休;儿子黄兆才、儿媳陆晓金同在市二中任教;大女儿黄燕在来宾市第三中学教书;小女儿黄雪在柳州工艺美术学院任教。
以“教书为乐”
教书是人生一大乐事
“世上再也没有比教书育人更能让人感到快乐的事。”黄永新跟记者分享退休前的从教经历时,神采飞扬,满脸幸福。
“印象中老伴一直很忙。”黄桂秋说,她当老师时很忙,但丈夫比她还忙。因为高中生课业重,黄永新不管上班还是下班都在忙着备课……
1970年,黄永新走上教学岗位;老伴黄桂秋1978年开始从事教师一职,他们把大半辈子都奉献给教育事业。
“父亲为人勤恳老实,待人热情,深受学生爱戴和敬重。”黄兆才说,父亲十分关爱学生,有一次,当他得知有个学生为减轻父母经济压力打算辍学时,便找到该生谈心。“学费我先垫,你要做的就是安心读书,把书念好。”经过父亲的坚持和努力,这个学生后来读到大学毕业,并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安家落户。
“时隔多年,很多学生还念着他的恩情,逢年过节都有学生前来探望,与父亲谈心聊天,还带他外出旅游。”黄兆才说,看着一批批学生走向社会并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父亲很高兴。他常说,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责任。爱学生,才会有福报。爱学生,才不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建“爱心厨房”
关爱学生是一种责任
走进黄老的房子,记者发现他家的厨房特别大,而且摆满各式各样的厨具。
原来,在市二中任教期间,曾有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交不起伙食费,长期饿着肚子上课。细心的黄永新得知后,把他带到家里跟自己吃饭,并且告诉他,以后也可以带米来家里煮。后来这个“爱心厨房”悄悄在学生中传开。来他家里吃饭的孩子越来越多,所以家里的餐具添了又添。
如今生活好了,人人都能吃饱穿暖,黄永新家的“爱心厨房”早已“停业”。但黄老和妻子很怀恋这个曾经每天按时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的厨房,以及从这间厨房飘出的饭菜香味。
“关爱学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记者为他竖起大拇指点赞时,黄永新谦虚地说,他只是做了件力所能及的事。
当“陪读教师”
教书育人是一生追求
受父母影响,在2000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黄兆才毅然选择师范类专业,毕业后便到市二中担任体育老师至今。这期间,他潜心研究教学,最终成长为一名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和先进理念的成熟教师。
“体育术科成绩考好了只是成功一半,文化课可不能大意。”为给自己所带的体育生全程保驾护航,在每年学生参加完体育术科高考后,黄兆才还会走进班级里当6个月的“陪读教师。”问及原因,黄兆才说,主要是因为担心学生体育术科成绩好,就骄傲自满,把文化课落下。
“学生在关键时刻最需要老师监督,而我愿意做他们的领路人。”黄兆才说,通过陪读方式,他成功挽救了一名在今年高考体育术科考取98分(满分100分),后因自满放弃文化课学习的学生。如今,这名学生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
据悉,在黄兆才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他所带的2012年、2015年、2018年、2020年体育术科高考本科上线率高达80%,专科上线率100%。其中,不少学生还考上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等名校。
黄兆才笃信终身学习理念。“向成为专家型教师不懈努力,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也为这个教育世家增添光彩。”黄兆才把教书育人当成一生追求。
记者手记
桃李满园齐争春,千金难买一粥温。黄永新不仅传给学生知识,更传递人间大爱,举手投足温暖人心。此时那些静静躺在橱柜里的餐具虽然落满了灰尘,但那些温暖贫困学子的人间烟火气息一定还停留在碗沿上,停留在被熏黑的斑驳墙面上,停留在二中满园“桃李”的心里。
黄兆才高度负责,勇当“陪读教师”的行为,不正是每一个学校里辛勤劳作,修剪枝丫的园丁形象吗?向所有跟他们一样一心为学生着想,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