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在深入挖掘文物潜在价值、推进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12月6日,江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江西(南昌)王阳明纪念馆陈展大纲撰稿人卢川,率南昌市考察团来到忻城考察王阳明历史资源时表示。目前,南昌市正在筹建江西(南昌)王阳明纪念馆,考察团此次忻城之行,旨在拓宽建馆思路,增添馆藏资料,加深对王阳明学术思想的认知与研究。考察团一行还希望通过此次考察活动,进一步加强南昌与忻城两地沟通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明代儒家心学大师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名守仁。1528年初,时任南京兵部尚书、新建伯、都察院左都御史、总制两广及江西湖广邻近地方军务的王阳明抵达南宁府宣化县。明嘉靖初年,王阳明受命以兵部尚书新建伯衔出任两广巡抚。任职期间,他平息了思、田“叛乱”,后来又平定了广西八寨、大藤峡少数民族运动,维持和加强了明王朝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封建统治。当时他住在宾州,曾经建议将南丹卫迁至忻城的周安屯,虽然,后来迁址不成功,但在周安白虎山摩崖上留下几块碑刻与明朝军事家、教育家、战略家王阳明有关的内容。
根据考察资料显示,忻城现存有关王阳明的石刻1处。周安白虎山摩崖石刻位于古蓬镇凌头村周安屯西0.25公里,白虎山东麓和西麓的石壁上。考察团一行来到白虎山,考察与王阳明有关的碑刻。
白虎山东麓“回春岩”的岩口崖壁上有4方石刻,西麓“卧仙岩”(又称“罗隐岩”)边的崖壁上存11方石刻,石刻多为明、清将领及文人骚客诗文,周安白虎山摩崖石刻是研究八寨历史的重要资料。明、清时期以周安为中心的八寨农民运动,延时几百年,这一农民运动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实为历史所罕见。它震撼了统治当局。白虎山的摩崖石刻反衬了八寨农民运动的历史,它是研究八寨农民运动不可多得的实物材料。然而历时四百余年,由于年代久远,风打雨蚀、日晒水漫,字迹均受到一定损毁,个别小字模糊不清。部分碑刻因开山炸石已被毁,时间为1958-1959年间。1984年10月,忻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