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培育的摇篮,拥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一直在为桂中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2013年以来,该学院积极承担全区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任务,截至目前已为广西农村小学培养了2000多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共同谱写乡村教育振兴美丽篇章。该学院小学全科毕业生遍布我市6个县(市、区),支撑着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 铸师魂厚情怀 以“爱”点亮乡村教育之路 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师德。在师范生培养中,该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养成教育,通过师德教育激发师范生的教育热情,涵养乡村教育情怀,坚守和奉献乡村教育,确保师范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 近年来,该学院大力加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评选“师德标兵”,表彰励志求学、品德优秀的学生。组织师德论坛、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建设师德教育展览馆,开展师范生师德教育实践课堂,用红色文化、师德楷模和校友等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促进师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优秀教师。 强师能磨师艺 提升乡村教师培养质量 该学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强师计划,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强化实践能力、加强文化引领,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构建“素养+能力”的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搭建师范专业通用技能实训平台,涉及各类标准实训室40间,满足师范专业相关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与实训。 该学院还开设“礼仪山歌”特色课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涵养民族情怀,打造“本土化”乡村教师。课外,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实习实践、暑期“三下乡”、基层定岗支教等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乡村教育的情感和责任。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创新,该学院形成了“德、技、艺”并修、“训、练、赛”共育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基础教育师资,服务乡村振兴。该学院首届全科毕业生罗东福,2015年毕业分配到忻城县安东乡中心小学,一干就是6年,现已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和教学骨干,曾获得忻城县小学英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音乐教学设计二等奖及其他各类奖励共26项。 深合作共携手 谱写桂中乡村教育新篇章 该学院不断探索创新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路径,加强与基础教育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协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职前职后相衔接的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基础教育师范基地,引领、带动全区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力求毕业生“用得上”“教得好”。近年来,该学院建设自治区级校外教育实践基地20多个,校级实践基地100多个,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提前感受教师这一角色,培育学生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该学院充分发挥服务职能,根据来宾市、柳州市、贵港市等地需求,每年派出600多名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顶岗实习,缓解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的压力。此外,组织学科专家,深入农村、山区薄弱学校开展调研培训20余次,惠及农村教师近30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