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即冲刺,实干开新局。”2月13日,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覃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市交通运输局将用活用好“项目工作20法”,深入实施“交通强市”战略,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立足于“早”,着眼于“快”,落脚于“实”,切实发挥好交通促投资、稳增长的主力军作用,力争短期内形成拉动效应,确保交通运输经济指标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拼发展”是今年工作的主旋律。覃健表示,市交通运输局将认真学习领会自治区、来宾市一季度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市”为总抓手,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奋战一季度,夺取开门红。就如何运用“项目工作20法”强信心、开好局、促投资,覃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市交通运输局工作进行了阐释。 一是下好“精准棋”,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压紧压实项目推进主体责任,继续践行“一线工作法”,成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党员服务协调小组,分领域成立5个工作推进专班,分项目确定具体负责人,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包抓、一个小组包联”,建立任务清单、督办清单和考核清单,夯实包抓责任,倒排工期,实行台账管理。对一季度新开工的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力争尽快开工,适时组织重点项目春季集中开工活动,对一季度复工项目,争分夺秒抢进度,督促抓好质量控制、安全生产,争取早投产快达效。一季度,力争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水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0%,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5%,道路客货周转量同比增长2%。 二是唱响“三部曲”,打出项目推进“组合拳”。加强与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合力突破项目资金、用林用地、征地拆迁等要素制约,为项目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主动跟踪服务,积极向上汇报,协调加快用地、用林审批进程,实现柳州至覃塘、鱼峰至宜州、来宾西过境线、桐木至金秀高速公路实质性动工;推行容缺审批机制,积极推动内河港口项目,实现来宾港武宣港区桐岭四安林场作业区10号-12号泊位工程等水运项目开工;多方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有效保障宜州至上林高速、南泗至奇山作业区进港公路项目Ⅰ标等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三是打好“主动仗”,深挖基建项目“新潜力”。2023年全市统筹推进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8个,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市”为总抓手,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围绕在建的柳州到梧州铁路,武宣至忻城高速公路、柳江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口II级航道工程等重大项目,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施工力量,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加强协调指导,切实帮助项目业主协调解决征地拆迁、供水供电等问题,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督促业主抢抓施工进度,力争多完成投资工作量。 四是当好“服务员”,推出助企纾困“新举措”。强化政金协同助企纾困,加强交通物流行业的融资对接力度,为受困交通运输行业主体提供必要的金融帮扶政策。按照《来宾市推进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总要求,兑现激励政策,持续加大交通运输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加快引导企业和车辆回流力度,推进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增强企业在来宾做大做强运输业的信心。强化设施保障,大力推进物流园和货车司机综合服务站建设,将货车司机综合服务站建成样板示范站,吸引外地和过路车辆回流,为全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加快提升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 “撸起袖子加油干,凝心聚力开新篇。”覃健认为,争创首季“开门红”就要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昂扬姿态,以一鼓作气的拼劲,抓住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在来宾大地上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高潮,全面落实项目应开尽开、能开全开,奋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确保项目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