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丈乡推行“一员两议”屯级协商议事机制,村中重要事项由党员大会提议,村小组会或村民代表会决议。图为百丈乡艮村实行“一员两议”工作法建成的休闲广场。 
6月7日,中共茂名市委党校第十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到象州县妙皇乡思高村开展现场教学,参观考察思高村通过发展古琶茶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做法。图为学员体验古琶茶炒茶工艺。 
6月24日,象州镇举行以“初心如磐五十载”为主题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图为50年党龄的老党员代表领取“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在大乐镇大棚果蔬产业园,员工在采摘新鲜青瓜。该产业园集蔬菜育苗、种植、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运用先进设备、技术和信息系统,形成研发、种植、交易等环节齐备的蔬菜产业链,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大棚产业运作模式,稳步推动基层党建与农业产业相融共生、联动发展,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航拍三江口。(资料图片)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今年以来,象州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强化阵地堡垒为保障,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目的,着力畅通贯彻落实党中央及上级地方党委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让党旗始终在基层高高飘扬。 坚定政治路线 抓好素质提升 基层党员队伍素质再增强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象州县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组织负责人思想提升工作,着力推动全县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再上新台阶。 思想建设,党建先行。该县率先在全区完成整县乡镇党校规范化建设,全县11个乡镇党校荣获“全区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屯党校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该县以此为平台,深入开展“千名书记讲党史”活动,组织千名县、乡、村、屯四级党组织书记带头学党史、讲党史、谈感悟,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累计讲党课500余场次,教育培训党员1.4万余人次。 素质提升,培训为重。为提升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该县创新实施干部培训“三聚三提”工作法和“532”教学问效法,将“村(社区)两委培训班”学员提出的141条工作规划列入“村干部带富发展重点跟踪落实项目库”,并要求当地党委协助落实,提升党员干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综合能力。同时,探索“数字赋能”行动,建设136个“党建云”终端站点,实现党员教育培训线上化、常态化、长效化。 象州县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等10部门确定为“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示范县”。 打造特色品牌 筑牢堡垒根基 各领域党建工作亮点频现 一支队伍就是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就是一座堡垒。象州县在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内功”的同时,全面加大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力度,在不同领域打造示范品牌,推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大力推动党建示范点打造。聚焦“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深入实施“固本强基 塑形铸魂”专项行动,打造“红色灯塔”和“红色地标”。今年以来,新增装31个村屯办公活动场所“夜光党徽”和“听党话 跟党走”夜光标语,建成6个达标乡镇、59个星级村、80个达标村、175个达标屯基层党建示范带,打造罗秀镇军田村、妙皇乡思高村等60多个党建精品示范点,形成20多个党建示范群,进一步增强农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整合本地零散党性教育资源,扩大“一心两轴六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示范带辐射范围,健全完善2个管理制度,绘制“红色地图”,量身定制“云端展厅”,推出线上VR打卡服务,进一步打响“红色象州”品牌。 致力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按照“七有三服务一提升”标准建设成立28个离退休党支部,每个党支部配备1名在职党员担任联络员,搭建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的“连心桥”,让离退休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深入实施公立医院“一心四剂”工作法,全面提升医院党建和业务工作水平,先后打造6个县级党建示范点以及县人民医院“党建+”、县妇保院“五彩党建”、寺村镇中心卫生院“标兵举党旗”等3个党建品牌。该县纪委监委、县税务局被确定为全市首批创建模范机关示范单位。 扎实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效覆盖。在县工业园区创新建立“双强先锋”机车配件产业党建联盟和森林工业城“双强先锋”板材行业党建联盟,形成堡垒共搭共建、资源共联共享、业务互商协同、活动互联共建的良好格局。同时,依托乡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建立了11个集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两新”组织党建活动中心,使“两新”组织党组织生活得到进一步规范。 明确责任目标 强化示范引领 党建引领乡村发展成效显 发挥党建工作在谋发展上的主导作用,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棋”。 党旗领航助力乡村治理科学化。该县坚持把建强村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出发点、切入点和落脚点,探索推行“一员两议”屯级管理机制。派驻党建468名指导员,规范议事规则,发挥村屯党组织引领作用,破解屯级治理工作力不强、参与度不够、民主化不高等难题,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推动乡村善治。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走出新路子。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融入一二三产业中,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截至目前,全县打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产业园3个,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村3个,通过示范带动,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与群众致富双赢。妙皇乡充分发掘“古琶茶”资源优势和特色茶文化优势,与电商中心新业态相结合,线上线下带货销售额达20万元。大乐镇建设大棚蔬菜产业园,年销售额达800余万元。县供销联社探索“社村共建 供销合作”模式,先后与4个乡镇共27个村集资合作建设乡村振兴消费帮扶超市项目,打造村级集体经济新增长极。自开业以来,该超市已实现540万元营业额。截至目前,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86万元,同比增长74.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