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毛泽东的这句著名论断不仅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十三五”以来,全市农机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农业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农机购补范围广 农业转型动力足 “十三五”期间,在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政策扶持下,我市农机化工作始终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各项重要指标均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市累计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6亿元,补贴农机具近4万台套,受益农户约3万户,拉动农民投入6.24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量和使用量均突破亿元大关,每年资金使用量排全区前列。 随着国家扶持农业机械化力度不断加大,我市今年获得补贴资金3786.07万元,补贴机具种类范围由原先的15大类39个小类113个品目,扩大到15大类43小类165个品目,并提高补贴标准,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农机购置补贴涵盖粮食、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生猪等重要畜禽产品全程机械化生产所需的主要机具装备。此外,育秧、烘干、标准化猪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成套设施装备,也被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同时,重点增加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急需,以及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和数字化建设的机具品目,将更多符合条件的高端、复式、智能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减少区域内保有量明显过多、技术相对落后的机具品目或档次,让低价值的机具退出补贴,进一步满足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发展的需要。 从2020年起,中央专门下拨了三年期的专项补贴资金,对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进行扶持,目前累计获得补贴1.9678亿元,涵盖甘蔗耕、种、管、运、收等14个作业环节,每亩补贴最高达700元。其中,机械化深耕(深松)30元/亩、粉垄整地80元/亩、旋耕20元/亩、开行10元/亩、联合种植50元/亩、中耕培土25元/亩、植保5元/亩·次、行间剥叶20元/亩、联合机收234元/亩(或45元/吨)、割堆机收100元/亩、割铺机收60元/亩、地头集堆剥叶50元/亩(或10元/吨)、蔗叶粉碎还田20元/亩、机收运输15元/吨。此外,对创建高效机收基地实行以奖代补,每亩最高奖补1000元。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组织业务培训,开展甘蔗作业补贴政策解读,引进中介公司指导办理补贴手续,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发动,持续稳步推进政策落地。今年1-9月,全市甘蔗作业补贴资金使用量1198.94万元,资金使用量排全区首位,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收获取得重大突破。甘蔗机械化收获近11.2万亩,共67.2万吨,与“十二五”期间相比,同期涨幅超90%。 机械化水平在提高 平安农机走在前 随着我市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显著提高。“十三五”期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13.41万千瓦,比“十二五”期末的189万千瓦增加24.41万千瓦,年均递增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4%,比“十二五”期末的50.3%增加13.7%,年均递增4.9%,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中级发展阶段。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水稻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拥有量分别达到9703台、3123台和1822台,比“十二五”期末增长了34%、15%和27%。水稻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机耕、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9.83%和99.57%,水稻机械插秧、抛秧、植保无人机、谷物烘干机、轨道运输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新型机具设备得到推广应用,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产力。全市农机系统将农机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创建“平安农机”,助推建设“平安来宾”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平安农机”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十三五”期间,全市培训农机技术人员、农村适用人才约2.7万人次,培训农机管理人员615人次,农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三项主要指标均为零。我市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6个县(市、区)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区)”称号,“平安农机”创建成功率达100%。 农民受益干劲足 乡村振兴基础牢 “以前种甘蔗很辛苦,现在有机械帮忙抢农时抓生产,活再多也不怕了。”现年55岁的余云开来自兴宾区凤凰镇牛角村委黄安村,是凤凰镇造福甘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历经生产队、联产承包、外出创业等时期后,他于2014年回到家乡,被村民推选为村民小组长。 当年,正值来宾市启动糖料蔗“二次创业”,余云开多次召集村民开会,加快推进蔗田“小块并大块”、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为推动甘蔗种植现代化,他率先购置了120匹的拖拉机。随着甘蔗种植机械化与土地流转互相推动,劳动力得到了解放,而且实现了增收:土地产值提升带动土地租金上涨,甘蔗“耕、种、管、收”标准化种植,亩产量从4.5吨提高到7吨,每亩纯收入2千元以上。 如今,余云开带领村民成立了甘蔗种植合作社,购置的农机具价值1650万元,各型号的拖拉机18台(套)、装蔗机8台、收割机5台,受惠农机购置补贴超过200万元。如今,黄安村标准“双高”糖料蔗基地已实现“地成方、蔗成行、水相通、路相连”。余云开介绍,目前基地建设总面积12600亩,涉及1286户农户,甘蔗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和水利现代化。接下来,他打算再购置两套甘蔗打捆机和搂草机,为扩大甘蔗种植规模做准备。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村现代化。面向未来,我市农机化将开启新征程,围绕农业和农村工作主要任务,继续以农机化项目建设、国家惠农政策实施为中心,为乡村振兴夯实农业基础。 全市将以农机补贴政策为引领,力争到202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21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1%,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1% 。“十四五”期间,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科目一考试全部实现无纸化考试模式,培训、考试和发证5000人以上。 另外,全市计划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农机服务组织220个以上,打造1家规模化、专业化、智能化农机综合销售市场。“十四五”期间,保证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检数量年均在10000台左右,坚决遏制农机重特大安全事故率发生,保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好,有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