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在做标本检测。(吴祯浪 摄)
就诊要自带蟾蜍,找药去田间地头,这是老一辈人就医的亲身经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市医疗设施缺乏,医疗技术落后,老百姓处于“小病扛,大病拖”的窘境。如今,来宾市已有两家三甲医院,不仅技术先进,诊疗迅速,医疗费用还能实时报销,就医条件进一步提档升级。 “那时候,医院里都是平房、瓦房,医疗设备很落后。”现任市人民医院大医技科主任陈桂兰说,1982年,刚毕业的她入职来宾县人民医院(今来宾市人民医院),成为一名检验科专业技术人员。当时,科室只有5个人,而且医疗设备简陋,一台显微镜就是检验科最好的设备。 由于设备简陋,检验一个病种需耗时大半天才能出结果。“当时,检测一名孕妇是否怀孕,需提前告知对方购买一只雄蟾蜍,我们要通过做蟾蜍妊娠试验判断其是否怀孕。”陈桂兰说。 小小的蟾蜍妊娠试验考验着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陈桂兰说,做试验时,要把孕妇的尿液打到蟾蜍皮下,若操作不到位,会把尿液打到肉里,导致无法得出准确的结果,“一个小小的妊娠试验,经常折腾一天也没个结果。” “现在跟年轻同事说起这些,他们都觉得难以置信。”陈桂兰说,现在各种高端设备齐全,医疗工作者过去的艰辛,年轻一代很难想象。 1999年,市人民医院借创建二甲医院的契机,逐渐引进高端设备,检测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完善,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3.0T磁共振等高端设备已成为医护人员的“得力助手”。“最常见的血常规,以前一个人每天最多可检测30个,现在一个人一上午就可以检测300个,这都是检测技术飞速发展的成果。”陈桂兰说,检测效率提升、准确度提高,让检验科真正成为医生的“眼睛”,许多疾病得以及时救治。 “1980年,我生孩子的时候医疗条件很差,病房只有一张木床,床上有很多蚂蚁,我害怕得不敢睡觉。”今年72岁的权爱根说,以前的医疗环境与现在相比,可谓天差地别,“现在医疗条件好了,生产前会进行各种检查,危险性大大降低。” 如今,市人民医院已成立产科急救中心,为广大孕产妇提供及时救治。与此同时,市中医医院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孕产妇开展产后康复治疗,成为该院发展的特色。 市中医医院妇产科主任林凤英在一线工作了20多年,她说,现在各大医疗机构开设的科室越来越多,诊治的病种也越来越多,以前来宾群众辛苦奔波到柳州、南宁等周边城市看病的现象逐渐减少。 2014年,来宾市中医医院成功升级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自此,来宾有了本土的首家三甲医院。2020年11月22日,来宾市人民医院举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揭牌仪式,标志着我市医疗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我市“三甲”综合医院零突破。与此同时,填平补齐兴宾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城区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理顺市与城区关系,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完成达标建设任务。 近几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技术培训中心、北京骨科专家博士工作室相继落户来宾,我市与桂林医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借助高校和国家级平台,推动全市医疗卫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如今,来宾的医疗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持续扩大,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31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去年,全市参保覆盖率达99.10%,人均基本公卫补助标准从2015年的40元提高到2020年的74元,老百姓生病住院可实报实销,真正告别“自费时代”。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也得益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