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疫情防控升级,就诊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才能进入医院就诊。
连日来,全国多地出现散发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对此,我市接连发布疫情防控相关通知,要求抓紧抓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尽快构筑我市免疫屏障,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8月6日,记者走访城区各大医院、图书馆、商场、电影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发现绝大部分场所都把疫情防控放在第一位,因地制宜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你是从外地回来吗?孩子发烧吗?”6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一名医护人员对前来就诊的群众耐心询问道。记者看到,市民需戴口罩、扫码、测量体温正常后才能进入医院。“就诊人员进入医院,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市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钟旗介绍,当前疫情形势严峻,防控措施相比去年更加严格,就诊人员到该院就诊时,需如实告知医护人员是否去过高风险区,如有发烧等症状将分流到发热门诊。同时,住院部实行“一人一陪护”,患者和家属须持7天内核酸检测证明才能进出。为减少交叉感染,住院部还设置了一处过渡病房,作为重症患者在抢救后的临时病房。 眼下正值暑期,为让学生们更好地“充电”,市图书馆在线下加强疫情防控,线上丰富活动内容。市图书馆馆长何建富介绍,该馆主要采取限流、扫码测温、定期消毒等防控措施,市民出入图书馆需戴口罩并出示健康码,同时自觉配合测量体温。此外,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不定时提醒读者做好个人防护。“每天闭馆后,我们会对所有开放区域进行全面清洁消杀。”何建富表示,目前各类聚集性文化活动已暂停开展,读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参与图书馆的线上活动。线下图书借阅、自修学习、政务信息公开查询服务正常开放,市民需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各项防疫措施,保持社交安全距离。 随后,记者到位于桂中大道的一家大型商超走访,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入口处提醒市民戴口罩。“如果有人忘记携带口罩,我们会有偿提供单个口罩。”一名商场工作人员介绍,该商场配备有智能红外线测温仪,可自动检测进出者的体温信息,未申领健康码的外来人员需做好个人信息登记。若检查扫码情况时发现未接种疫苗的顾客,工作人员会热心提醒其尽早接种疫苗。 与商场一样,电影院也积极采取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市民进入影院前扫码,入口旁还设有临时隔离点。“看到没戴口罩的顾客,我们会提醒他们戴上口罩,影院也有单个口罩售卖。不戴口罩是绝对不能进入放映厅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早上营业前,影院内都会进行全面消杀作业。 车站是人员集散较多的公共场所之一,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在来宾北站,乘车人员进入车站前需做好个人防护,还要出示健康码。如果乘客忘带口罩,可通过附近的口罩售卖机现场购买。此外,为做好防控工作,车站每隔4小时就会进行一次消毒作业。 当天,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城区大部分公共场所防控措施升级,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过,也有部分场所管理较松懈,如未戴口罩的顾客也能随意进出,且工作人员也没有进行劝导和提醒等。 疫情防控,每个人都事关大局。来宾市卫健委提醒,全市各类企业要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防控责任制,严格扫码、测温和登记管理后出入,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超、便利店、农贸市场等要严格通风消杀、扫码测温,实施预约、错峰、限流措施,避免人群聚集。广大市民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正确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和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场所,做到不扎堆、不聚会,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此外,建议尽量避免跨省流动,非必要不前往高风险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