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国家矿山公园。(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沟壑幽深,朱崖绿树,奇峰耸立,万石峥嵘……走进金秀瑶族自治县莲花山景区,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神秘、峻险、古野的自然景观。2010年,金秀莲花山景区获批成为我市第一个国家AAAA级景区。现近11年过去,该景区从初始单一的步道观光游览,逐步发展成集民俗表演、购物长廊、瑶家美食等吃住行玩于一体的生态综合旅游区。 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从第一个国家AAAA级景区诞生至今,我市已打造8个国家AAAA级景区,其中金秀占了6席,该县将生态文化与瑶族文化相结合,形成因地适宜的特色生态文化。目前,金秀共开发有7个国家A级景区、4个乡村旅游区、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7个特色博物馆、21个广西传统村落,与4条旅游精品路线相互联通,构成“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的“百里瑶寨风情画廊”,带动当地乡村民宿、土特产、农家乐等一批新业态蓬勃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2019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公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广西有两县入选,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其中之一。当年,该县共接待游客685.31万人次,旅游总消费63.95亿元,同比增长33.37%。 打响旅游知名度首战告捷后,在提升现有资源、挖掘新兴资源的背景下,我市继续引入项目资本,精准定位,形成兴宾区桂中水城、金秀世界瑶都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象州温泉养生休闲城、武宣庄园文化休闲旅游城、忻城壮乡土司古城、合山工业旅游新城6大旅游集聚区。通过融合全市优质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促进我市全域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来宾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大力量。 目前,6个旅游集聚区内共有国家A级景区28个,百家争鸣,各具特色。如“壮乡故里”忻城县,规划结合石漠化治理,以莫土司衙署景区为发散点,开发具有壮族特色的土司文化旅游线路;“中国现代奇石文化发源地”合山市,巧妙利用枯竭的矿山资源,以产业转型为契机,打造包括国家矿山公园景区在内的人文景观工矿园林城市;象州县夏长无酷暑,冬短少严寒,境内有“中南第一热泉”之称的古象温泉景区和富有特色的夏季凉泉度假区;武宣县黔江水道环绕县城,以此开通新区黔江、七星河、仙湖环城流动生态水系,形成“水绕城、城有山”的“仙城”山水格局,开辟百崖大峡谷、八仙天池、庄园群、东乡红色旅游区等景区景点。当前,全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GDP收入30%以上。 站在当前,谋划未来。为进一步创建重点旅游品牌,接下来,我市计划通过三年的发展,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产业集聚和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动力,以旅游项目为突破口,引育大企业,加强招商引资,突出打造特色产业链。 发展“教育+文旅”,打造自治区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首先推动兴宾区世界“金钉子”地质研学游、合山市煤矿工业研学游、武宣县庄园群历史文化研学游等研学旅游发展;探索“农业+文旅”,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示范区、重点乡村旅游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等品牌的创建;推进“文旅+康养”,打造康养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养生而游”。依托优越的康养资源,围绕环大瑶山生态旅游带发展大健康旅游产业,培养一批大健康龙头项目,创建一批特色的“旅游+康养”景区产品。 在“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形成“两江一山一中心”的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拟建设打造3个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5A级景区、8个4A级景区以及一批3A级景区;争创1-2个国家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新建1-2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争创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建20家星级乡村旅游区;新建一批高星级旅游酒店;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达5次以上。力争到2025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达5000万人次,年均增长约10%;旅游总消费达500亿元,年均增长约25%,使全市旅游产品体系愈加丰富,旅游产业体系愈加完善,旅游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努力成为“西江生态旅游带”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