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兴宾区驻村工作队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纾解民困,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动力源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用心用情讲党史 兴宾区驻村工作队结合农村党员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协同村党支部,引导党员由集中统一学习转化为分散流动性学习。利用劳动间隙、午休、晚饭后等时段学习党史知识,将固定学习地点向庭前院内、田间地头延伸。 “流动讲党课比较灵活,能够更好地让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史,从中汲取奋勇前进力量,并鼓励他们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南泗乡六五村驻村第一书记卢国展说。 在桥巩镇岜马村,党员干部群众手持扫帚、铲子、镰刀,齐心协力对村道两旁的杂草、生活垃圾,以及沟渠垃圾、鱼塘白色漂浮物等进行全面清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呈现“帮扶村上党旗红,党员群众情意浓”的繁忙景象。 在凤凰镇三里村,来自兴宾区司法局的驻村第一书记苏长为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他结合农村生活实际、典型案例、农村生产生活相关法律法规及民法典,现场为村民解答平时遇到的法律问题,通过讲党课和法治宣传课提高村民的维权意识。 我为群众办实事 4月21日,七洞乡成凡村委下燕村村民陈某与丁某,因林地林木权属问题发生纠纷,而且矛盾有进一步激化的苗头。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组织工作小组到现场进行调解。经过查验争议林地、法律宣讲宣传及分别细心做工作,最终双方各让一步,握手言和。 5月22日,桥巩镇文武村36户村民桑蚕养殖出现僵虫症状,村民束手无策,急得团团转。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立即将问题反馈给桥巩镇农村综合部中心工作人员,并积极主动联系来宾市农业科学院桑蚕养殖专家,于5月24日到文武村桑蚕养殖基地查看蚕虫生长情况和桑叶种植情况,指导养殖户及时做好消杀工作,并推广应用新型纸质“胶粘式方格簇”及配套省力化技术,改变传统饲养模式。目前,村民桑蚕的僵虫症状问题已得到解决。 …… 在兴宾区广袤的农村大地,驻村工作队为民办实事的事迹不胜枚举。 党史是明灯,也是号角。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兴宾区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眼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重点在学史力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发力,努力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助推乡村振兴的成效。 因地制宜兴产业 5月23日,笔者在五山镇谷塘村化橘红种植基地看到,一个个沉甸甸的化橘红果实挂满枝头,果农在采摘、装袋、搬运…… 五山镇谷塘村驻村工作队秉持“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的理念,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走访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主动开展产业项目联系推动制度,发动当地村民种植化橘红70多亩,并于2020年5月成功申报化橘红果成为广西扶贫产品。 今年5月,化橘红果丰收。为解决销路问题,谷塘村驻村工作队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利用互联网,通过“惠农网”平台寻找收购商,“点对点”就近与本地老板进行沟通,帮助果农解决销路难题,有效促进果农增收。 兴宾区驻村工作队对所在村的龙头企业、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项目、产业示范园区(示范点)、规模产业发展基地等进行联系推动,发挥服务产业的联系员、服务员作用,积极与职能部门、企业(合作社)对接,助力产业项目发展。 同时,充分发挥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摸清农户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各类帮扶资源,做好产业政策宣传和项目实施,引导村级党组织或农民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扶持建立产业基地。目前,该区挂牌联系推动产业项目679个,申报扶贫产品781个,成功申报全国扶贫产品157个、自治区级扶贫产品168个。 美丽乡村展新颜 5月26日,笔者走进良塘镇北合村,只见整齐的楼房错落有致,放眼望去,天蓝水清,风景宜人。 北合村村委副主任覃耀坤介绍说,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北合村按照富民强村目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如今村里房前屋后的柴草堆放地变成了小草园、小花园、小公园,荒坡荒地变成紫薇花海。 “村里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真不比城里差。”北合村村民黄先生说。 “连日来,我们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村民所需所盼,坚持从民生小事入手,进一步完善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带领群众搞好村里环境卫生,让美丽乡村展新颜。”北合村驻村工作队员韦仕海说。 兴宾区驻村工作队注重引导群众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环境整治,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引导群众依托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种养业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初步实现农村“宜居、宜业、宜游”的建设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