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市委组织部通报了2020年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星级工作队名单,兴宾区工作队再次被评为“五星级工作队”。这也是兴宾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蝉联全市唯一“五星级工作队”。 兴宾区工作队连续三年蝉联全市唯一“五星级工作队”,离不开行之有效的选派管理理念。 坚持精准选派 强化政治锤炼 2018年,兴宾区选派了644名精兵强将全脱产驻区、驻镇、驻村工作,在今年3月集中轮换期间,有不少队员主动申请留任,保持了驻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稳定,兴宾区队员调换率仅8%。时至今日,在新一轮选派的169名驻村工作队员中,仍有53名老队员留任,留任率高达31.3%,南泗乡六五村第一书记卢国展更是群众自发地以118个红手印深情挽留。 兴宾区率先全面加强工作队党的建设。出台《兴宾区工作队党委议事规则》,工作队党委扛起主体责任。注重思想教育,购买900多套《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黄挎包发放给工作队员,引导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树立群众情怀。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发展党员,非党工作队员在脱贫攻坚一线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70人,列为积极分子54人,吸收为预备党员35人,任上转为正式党员10人。 坚持严管厚爱 锻造过硬作风 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好队员“吃住不在村”和“出工不出力”两大难题,率先采用广西扶贫大数据平台技术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自2018年以来,共处理履职不力、违反纪律、请假手续不规范的队员345人次,其中有7人被召回撤换,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切实扭转队伍纪律作风。这一做法得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自治区扶贫办的高度肯定,并在广西推广。 创新运用绩效管理理念,率先实施日常工作量化考评制度,把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履职情况、工作成效四大块细化成40多条具体内容,作为加减分的依据。按月对完成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评,突出平时工作实绩考核,按分数高低作为星级评定、年度考核、召回撤换的重要依据,切实解决了队员工作考核难、评价难的问题。 此外,工作分队每月召开一次专题工作例会,工作队党委成员坚持列席参加分队例会,提倡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例会。 坚持保障先行 解决后顾之忧 兴宾区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基础上优先保障驻村队员,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真正做到驻村工作队员的生活补助、帮扶经费、工作经费等经费优先给予保障,全年安排专用资金多达2500万元,确保队员住得下、稳得住、能干事。 兴宾区全面提升队伍关爱的温度,主动为工作队员办好事实事,努力解决实际困难。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工作队员可享受优先就医服务;帮助协调工作队员配偶工作调动、班时调整18人次;协调子女就近入学89人次;累计走访慰问工作队员家属2219人次,办好事实事1016件。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工作队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安心工作。 坚持“有为有位” 激发攻坚动力 兴宾区坚持“有为才有位,有为必定有位”,全面激发队员干事创业的热情。2018年以来,195名驻村工作队员获得提拔重用和职务职称晋升;事业单位工作队员在评聘职称和岗位竞聘中优先考虑;3名第一书记获评“广西优秀第一书记”,3名工作队员获评“广西优秀工作队员”,3名工作队员(第一书记)获得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公示,还有一批工作队员获评市级、区级先进个人和星级称号。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战鼓擂响。兴宾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轮换工作已基本完成,广大新队员接过“接力棒”,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工作中迈出新步伐、踏上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