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参加服务效能提升班训练营培训。(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护理人员每天身穿护士服,头戴燕尾帽,穿梭于病房和走廊之间,重复着打针、发药、量体温、测血压等繁琐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守护每一位患者。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让我们一起走进来宾市人民医院护理团队,近距离了解“白衣天使”的工作。 “守护天使”情暖患者 “张叔,今天感觉怎么样?”5月9日上午10时,在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一间病房里,护士长罗云方正耐心询问患者的病情。见到笑容和煦的罗云方,患者张先生也笑着应答。一问一答间,温声细语的暖意流淌在病房里,让人备受感染。 “他们真的很好,每天都笑着向我们问好,很温暖。”谈及医院的护理服务,张先生不禁竖起大拇指。他说,自己因车祸致腿部受伤住院,术后转至康复医学科治疗,至今已有11个月,得益于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和暖心鼓励,他越来越有信心,康复也在向良好方向发展。 舒心的笑容、暖心的话语、耐心的护理……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关怀和尊重,让患者放下心理负担,也让患者家属放心。 据悉,去年3月以来,市人民医院率先在康复医学科开展提升服务效能工作,实施形象工程和问候工程,打造服务品牌,以用心真心的服务,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温暖,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除了对患者关怀备至,医护人员之间也开展赞美活动,彼此的关系拉近了,心结打开了,问题解决了,科室更加和谐友爱,工作氛围越来越融洽,大家的干劲更足了。随之而来的是,服务更加优质,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医患关系愈加和谐。 记者从该院护理部获悉,全院1000多名医护人员,其中护理人员有700多名。白天,他们在喧嚷的病房忙碌;夜晚,他们守护在病人床前,无怨无悔。 抗疫情创“三甲”成绩斐然 “缺了护理人员,医院就难以正常运转。”有着30多年护理经验的护理部主任王芳告诉记者,护士充当着多重角色,是医生的伙伴,是医嘱的执行者,是病人的教育者,同时也是科研者……在医院运转的各个环节中,护理是重要的一环,护理团队的好与坏,影响到医院功能的发挥以及群众的生命健康。 作为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勇于担责,敢于创新,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抗击疫情,他们冲锋在前;创建“三甲”,他们努力提升;业务创新,他们勇于争先…… 去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该院全体医护人员备战创“三甲”的节奏,全院上下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新冠肺炎是新的疾病,如何做好防控,没有现成的规范制度可借鉴。”王芳说,当时护理部加班加点,参照相关护理常规,迅速制定医院新冠肺炎护理管理指南及护理工作制度流程、标准、职责、常规,筹备组建7个抗击疫情战区,总调配护士193人次,服务患者200多万人次;建立机动人力资源调配护士库;8名护士驰援武汉……通过一系列应对措施,医护人员得以有序投入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最终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院内零交叉感染,出色地完成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各项任务。全院61名护理人员荣获市级以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荣誉,来宾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预防护理团队荣获2020年来宾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在我心里,所有为抗击疫情奋战的医护人员都是英雄。”王芳说。 疫情稳定后,距离创建“三甲”迎检仅剩2个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为争取时间,护理部竭尽全力,加班加点做足各项工作,准备迎接现场评审。 发现组织架构不完善,他们就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完善护理部-大科-科室三级管理架构;实施“护士队伍建设”“护理服务”等护理目标管理7个模块81项目管理指标;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流程、职责、应急预案等,从组织管理、质量控制,到护理培训和风险管理,全方位完善体系,有效提升护理职能和效能。 最终,该院顺利通过现场评审,“评审通过了,再苦再累也值得,满满的成就感和获得感。”王芳说。 “引进来走出去”强化内涵 完善体制机制之余,护理部从病床卧位要求、强化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使护理服务更加人性化。此外,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各类业务培训,邀请名师前来授课,选派护理人员到国内顶级专科医院学习进修,提升护理专业技能。 胸心血管外科护士陆持是“走出去”的受益者之一。去年6月1日,陆持被派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修心脏术后护理知识。半年的进修,让他从重症监护室一名综合科室护士成长为一名心脏护理专科护士。目前,他已配合医院成功开展3例心脏手术,从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到术后护理,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尽显其工作的规范和专业。“护理工作很忙,人手也紧张,没想到自己能有机会到大医院学习,提升业务水平。”陆持说,学成归来,他会做好传帮带,希望医院的心脏护理团队越来越强大,造福更多患者。 此外,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也是“走出去”的亮点之一。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手术及部分心肺疾患救治期间,体外循环可以短期完全替代心肺。去年10月,ECMO团队主要负责人、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黄彬彬被派至河南省人民医院进修ECMO,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回来后迅速组建来宾市人民医院EC-MO团队。今年4月4日,该团队顺利完成首例危重患者ECMO支持治疗,成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手术救治成功,黄彬彬感触颇深,“高兴之余,我也在思考如何快速提高重症小组水平,更好地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护理工作无止境,护理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护理人员每天在岗位上坚守,工作、学习、考试……忙碌成了他们的常态。“看似平凡而又非凡的职业,选择了就要热爱它”“每天都不断学习,不断有收获,这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护士们的心声,他们用大爱诠释着自己的职责。 “今年,我们会继续在提升服务效能、加强基础、提高业务内涵的路上奋斗。”谈及护士节,王芳说,希望更多人能够关心、关怀医护群体,少一分抱怨,多一分理解。 记者 陆娜 通讯员 卓元
|